作者:李丽芳 李建华 本文字数:2633
[摘 要] 依据学分制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建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初步探索实施选课制、学业导师制和学分置换制“三制度”相辅助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并根据建工专业人才培养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要求,探索系统学分制制度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构建“四模块”课程体系,即职业基本素质学习领域、通用技术技能学习领域、核心技术技能学习领域、拓展技术技能学习领域四大模块课程体系框架,末尾总结在学分制改革实施过程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关 键 词] 学分制;建工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120-02
学分制是把学分作为计算测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要求校方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限选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毕业的最低总学分。学分制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选学课程的自由,而且不受太大的修业期限的限制。考虑到科技发展的速度和学科知识的时效性,一般对修业年限作一定的限制(限定为2~8年)。要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完成必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达到毕业最低总学分的要求,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就可以毕业。
一、实行学分制改革初探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从建校开始就尝试实行学分制改革,先后进行公共选修课、教师挂牌上课、学分置换等改革实践。
(一)实施公共选修课
学校每学期开设不低于100门公共选修课,有线上网络学习类公共选修课,有线下教师讲授类的公共选修课。对公共选修课,学生享有完全自主的课程选择权,每门公共选修课课时设置最小单位是16学时1学分。学校规定每个学生公共选修课毕业条件为学分总量不少于3学分,因此建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2~3门以上的公共选修课,作为完成学业基本条件。
(二)实施教师挂牌授课
建工专业在在实施人才培养计划过程中,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采取“教师挂牌上岗,学生自主择师”的形式,开展教师挂牌授课试点工作,成为学校推行学分制改革先驱。学校组织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进行教师挂牌授课,通过学生选取自己认为上课效果好的教师上课,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同时也是一种学生选课自由的表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挂牌授课是学校为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在教师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推出的一种创新的教学改革措施。其目的是促进教师的教学观念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使学生在学习上拥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可以选择自己满意的老师上课,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三)实施学分置换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教改〔2016〕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我校制定《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学分认定与转换实施办法》,学校实行学分制管理制度,允许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学分互认、学分置换免修部分课程。符合学分转换办法的课程,学生可免修、免考,该门课程考核成绩记为“良好”(或85分)等级或根据实际获得成绩参照认定。
二、建工专业在学分制改革下深入“三制度,四模块”人才培养
(一)实施三制度
为深入学分制改革,建工专业在专业选课制、专业导师制、学分互认制上大胆前进。
1.选课制
众所周知,学分制的改革核心是选课制度,学校为进一步加大学分制改革力度,在建工专业开设专业选课制,允许学生除公共选修课有选课自主权外,学生还能在开设的17门专业限选课里自由选择5~7门专业课学习,完成15学分的学习任务量。学院在第三学期末,组织学生在选课教务系统上选择下一学期自己喜欢的专业课,教务秘书就会根据学生选课情况进行合理排课。
2.导师制
为落实学分制改革,建工专业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成立8位导师(兼职班主任)小组,导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对学生做出正确的专业选课指导和生活指导。例如,建工专业教研室主任导师就建工专业学生如何选择选修课、如何去其他学院做交换生、如何专插本学习、考取专业技能证书等问题开展专门座谈会,引导学生在校期间认真、高效学习。
3.学分互认制
根据《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学分认定与转换实施办法》,建工专业可用于学分认定与转换的成果类型有资格证书类、创新创业(实践)类、科学研究类、竞赛类、对外交流类、自学考试类等六类。同一成果采取“就高”原则,不重复计分。对外交流类学分互认方面,在学校领导努力下建工技术专业大胆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番禺职业学院、江苏建设学院和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洽谈“互派交换生”合作事宜。最后与广东交通职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达成合作,双方初步确定了交换生的学习周期、学习内容、安全教育、学分互认等内容。
(二)落实四模块教育体系
建工专业建设应主要培养适应珠江三角洲及广东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培养德才兼备型,掌握土木工程管理及施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事工程施工、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房地产开发、工程招投标管理等领域从事工程施工和管理工作方面的高素质综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学分制改革下建工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和设置分为四模块教育体系,分别是职业基本素质学习领域、通用技术技能学习领域、核心技术技能学习领域、拓展技术技能学习领域。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学分制下建工技术专业“三制度,四模块”人才培养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