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陈莉萍 梁培琳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47期 本文字数:2491
[摘 要] 采茶戏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发展过程中,其具有农耕文化、地域方言文化、民风民俗文化内涵。据此,从广西采茶戏发展论述,指出了广西采茶戏民俗形式下茶文化发展现状,,强调了采茶戏与茶文化传承之间的紧密关系,阐明了广西采茶戏民俗形式下茶文化的具体特征及其表现,提出了从采茶戏的文化脉搏、群众基础、发展传承三个方面的茶文化传承路径。[关 键 词] 广西采茶戏;民俗形式;茶文化;传承;研究
[中图分类号] J8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7-0108-02
所谓采茶戏,是指流传于广西、江西、广东等地的一种传统戏曲剧种,产生背景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各地的采茶戏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其在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采茶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突出表现在:一是具有农耕文化内涵。即采茶戏表演多数来自农耕生活状态,一些典型动作体现了茶农在种植茶叶、采摘菜叶、其他茶事活动中形成的过程;在剧情内容上,也是和农耕文化生活紧密相联。二是具有地域方言文化内涵。采茶戏属于地方剧种,因此在表演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地方方言,成为采茶戏重要的文化特征,这些地方方言的使用体现了采茶戏亲切性、幽默性的特点。三是具有地方民风民俗文化内涵。在表演过程中,采茶戏往往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开展,如采茶歌与地方民俗灯彩的融合形成了采茶灯,加上采茶戏本身既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又属于民俗活动的范畴,这就形成了艺术与地方风俗的结合,也说明了采茶戏具有地方民风民俗的文化内涵。
一、广西采茶戏发展概述
(一)历史悠久
广西采茶戏比较出名的地方就是桂南,起源于明末年间,由江西赣南一带传入玉林市博白县各乡镇。在博白发展过程中,清朝时期就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到了“中华民国”时期,逐步稳定成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广泛流行于广西的玉林、钦州、贺州市以及梧州市的苍梧、岑溪、藤县以及南宁市的宾阳、横县、马山和百色市的部分县区。在钦州一带流传的采茶戏被称为“合浦采茶”,在广西玉林一带流行的叫“玉林采茶”,结合其主要流行于广西南部,后将两者合并正式定名为“桂南采茶”。
(二)发展迅速
在国家“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方针政策支持下,桂南采茶戏普及面广,先后成立了表演剧团以及专门从事采茶戏研究的机构。目前桂南采茶戏已发展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戏曲,并成为中国戏曲历史中一个独特的剧种。2006年,桂南采茶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广西采茶戏民俗形式下茶文化发展现状
1.从茶文化的物质资源来看,采茶戏盛行的地方,茶文化就愈浓厚,如广西作为中国四大茶区之一的华南茶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拥有丰富的茶树资源,更是拥有丰富的茶文化资源。立足于广西区内,采茶戏流行的地方梧州市苍梧县,出产广西名茶六堡茶,其产业的发展规模以及六堡茶文化的挖掘和建设在政府的推动下近几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广西六堡茶成为广西的一张茶名片,在全国以及东南亚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
2.从地域分布来看,广西采茶戏是对整个茶文化的全面渗透与继承发展,但也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如广西桂北地区茶产业的发展以及茶文化的挖掘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对于广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针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与桂北相比,桂中南地区无论是茶产业的发展还是本土茶文化的挖掘与构建都相对落后。桂中南产茶区并非不具备发展的条件,相反,在茶叶资源以及茶文化挖掘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3.广西采茶戏与茶文化密切相联。无论是广西采茶戏还是具体的地方茶文化,从发展的客观实际因素出发,都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当然,传承文化与艺术之间的有机融合,将促进双方有效发展,这就需要寻找一条合适的融合路径,让广西采茶戏的民俗形式与茶文化的精髓与精华融合发展,从而满足双方在整个文化体系发展过程中各取所需。因此,对于广西采茶戏民俗形式下的茶文化传承上,应将茶文化元素与采茶戏进行合理渗透,从而促使广西采茶戏的艺术表达与内涵以及人文色彩更显地方特色,促使采茶戏更加丰富、全方位地展现和诠释茶文化精神理念和人文思维。
三、广西采茶戏民俗形式下茶文化的具体特征及其表现
(一)盛行的采茶戏成就丰富的茶文化
采茶戏在桂南地区历史悠久,受茶叶产业和人民群众饮食生活习惯的影响,茶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点,尤其是采茶戏盛行的地方,形成了相应的地域茶文化。因此,在深入了解广西采茶戏时,茶文化就成为采茶戏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载体和研究素材。
(二)丰富的采茶戏内容造就浓郁的茶文化
采茶戏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茶事活动,其物质载体离不开茶,而茶又是奠定茶文化的物质基础。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文化传播愈发立体而全面,而采茶戏也从当初的地域小范围生活向新的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范围升级,在广西采茶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融合茶文化的推广,就是要诠释采茶戏所蕴含的精神理念和人文精神,通过合适的传承载体,提升茶文化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
四、广西采茶戏民俗形式下的茶文化传承路径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广西采茶戏民俗形式下的茶文化研究及传承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9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