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牛飞宇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49期 本文字数:2541
[摘 要] 在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职业人才提升我国的竞争力。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更多职业人才的任务,而工匠精神则是提升职业院校教学效果的核心。主要分析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学生教学管理渗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更好的融合措施,以期为相关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参考,更好地提升我国职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关 键 词] 工匠精神;职业院校;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9-0204-02
工匠精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核,是我国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工匠精神更多指的是一种严谨、精益求精的精神。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型制造业,无论是传统的工业还是现代化的数字经济,工匠精神都应始终贯穿始终。因此,我国需要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和真正属于我国的大国工匠,不断弘扬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的理念渗透在职业院校学生的教学管理中。
一、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存在偏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实体经济也正在向着虚拟的数字经济发展,但许多人的思想仍然停留在那个传统的时代,仍然用刻板的观念去解读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其实,工匠精神并不等于工匠,有些人终其一生只为打造一件流传的经典产品,这种严谨、踏实的态度正是许多企业所倡导的工匠精神,但是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似乎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存在偏差,大多数教学管理人员将工匠精神和工匠等同起来,认为工匠精神的渗透就是鼓励大家都去做工匠[1]。
(二)教学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
企业也需要各行业的高、精、尖人才,需要真正的“工匠”帮助企业提升业绩,但是在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对教学管理人员却缺乏系统的培训,使许多教学管理人员本身就存在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一方面近年来,教学管理人员进修学习的机会少之又少,大多数人仍然故步自封,导致教学管理人员的自身水平一直停滞不前。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对工匠精神渗透的疏忽,并没有定期邀请名家进行培训和指导,在没有学习和实践的背景下,教学管理人员就不可能有提高,对工匠精神的渗透仍存在刻板印象,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缺乏工匠精神培育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即要从系统、全局的角度出发,对职业人才的培养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育框架。但是,在目前职业院校工匠精神渗透的过程中,严重缺乏工匠精神培育的顶层设计。一方面从整体来看,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系统并不完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缺少宏观计划的指导,就会使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无章可循。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在制定渗透工匠精神的教学计划中,仍然秉持传统的理念,“旧瓶装新酒”,没有优质的顶层设计,使得工匠精神渗透的效果不尽如人意[2]。
(四)缺乏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
在工匠精神渗透在教学管理的背景之下,还要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就业问题。但许多职业院校目前都缺乏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一方面随着互联网进程的加快,企业也同样面临着抉择,在慢下来的领域内,如果急于求成,就很可能败在工业的流水线之下。目前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仍然需要秉持“慢工出细活”的理念。另一方面缺乏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还表现为职业院校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人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
二、工匠精神渗透在职业院校学生教学管理中的措施
(一)正视工匠精神的真正含义
要想切实提升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中渗透的有效程度,相关人员必须正视工匠精神的正确含义,走出理解误区。首先,在虚拟经济盛行、工业流水线快速生产的背景下,更要向专注的人们致敬,但在欣赏致敬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这是一个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时代,工匠精神的含义应该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做出一定的改变,避免出现教条主义。其次,要正视工匠精神的真正含义,还要进一步深化对工匠精神的认识,深刻意识到职业院校人才的实践意义,重新调整教学思维,建设一支重知识,,更重技能的学生队伍。最后,正视工匠精神还应该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保持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仍然能够大放异彩[3]。
(二)系统培训教学管理人员
教学管理人员是职业院校工匠精神渗透的主心骨,只有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养,才能为培养“大国工匠”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系统的培训教学管理人员应该从思想观念入手,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的方式,加深教学管理人员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例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国工匠》纪录片,讲述了24位大国工匠的动人故事,通过对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的叙述,弘扬工匠精神的内核,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其次,系统地培训相关管理人员还应该定期开办讲座,邀请各领域内的“名匠”进行宣讲,重点讲述工匠打磨的过程,使教学管理人员能够深切地认识到工匠精神。从根本上说,工匠精神更是一种创新精神,通过精益求精以及持之以恒的探索创新,培养真正有“德性”的人。最后,职业院校还要定期举办实践活动,让更多的教学管理人员能够实地探访工匠的工作地点,通过亲身感受加深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只有自身亲身经历之后,才能深刻地体会工匠精神的真谛,更好地将工匠精神渗透在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中。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学生教学管理中的渗透探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