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黄翠华 吴先勇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0期 本文字数:2465
[摘 要] 深度学习和双线融合教学是新时代教和学的新常态。探讨了“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阐明了“1237”“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以《教育学》课程为例,阐述了“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的应用,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教学过程、改革课程评价方式等举措,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学生的学习策略落后、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缺乏深度融合等教学难题。“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开始应用于其他课程,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希望本研究能提供给同行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关 键 词] 深度学习;“1237”;“双线混融”;教学模式;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0-0010-03
当前我国教学经历了从混合式教学到双线教学,并进入到双线混融教学时代。双线教学是指“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是混合式教学的深化。双线混融教学是混合式教学和双线教学的升级版,强调“共生”“共存”“共融”,以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1]双线混融教学研究刚刚开始,教学模式有待创新。
一、“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行为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巴浦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桑代克的“联结说”、华生的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属于行为学习理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和梅肯鲍姆的自主学习属于社会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探讨刺激与反射性行为、行为与其结果的关系,强化提高了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惩罚则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强化可以是一级强化或二级强化,可以是正强化或负强化。内部强化物是出自行为本身的奖励,外部强化物主要表现为表扬或奖励。惩罚是通过引入厌恶性刺激或取消强化物的方式来减弱行为。[2]
社会学习理论包括模仿和观察学习、自主学习。班杜拉把模仿学习分为四个阶段:注意、保持榜样行为、再现行为以及获得激励去重复行为;强调训练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预期,并进行自我强化。梅肯鲍姆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步骤。
(二)建构主义学习心理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吸收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些精髓和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建构主义心理学强调:(1)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建构起网络结构知识。(2)在实际情景中学习。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3)合作学习。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教师和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通过合作完成。(4)提供充分的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索。为学习者提供充分的信息资源,保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意义建构。[3]
(三)深度学习理论
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的特点:(1)有明确的、具有适度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很好地结合了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兴趣及愿望。(2)具有具体和准确的评价标准,能让学生和教师知晓学习任务完成的程度。(3)对学习过程有完整的反馈和结构化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预处置能力。[4]
(四)混合学习理论
混合式学习是指在一个正式的教学课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把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学习过程。
混合式学习具有几个特点:(1)在线学习。学生的学习至少有一部分通过在线形式进行。(2)在有教师督导的地点进行。(3)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体验。[5]
以上理论为“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在如何设计线上线下“共生”“共存”“共融”的教学过程,如何实施学习强化,如何为学生提供学习范式,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如何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如何构建基于问题探究的真实学习情境,如何提供充分的资源,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1237”“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基本结构
(一)内涵
“1237”“双线混融”教学模式,“1”是指1个教学目标;“2”是指线上线下“双线”;“3”是指三个教学环节:自主构建、合作探究、总结提升;“7”是指7个教学步骤:自主学习、知识建构、问题导入、合作学习、成果展示、互动总结、测评反馈。
(二)操作程序
1.自主學习。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学生个人或者小组利用线上的教材、视频、教学案例等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发现并整理出疑难问题,初步完成自学任务。
2.知识建构。学生通过线上自主学习获得的新知识,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自主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3.问题导入。通过呈现案例,提出问题。
4.合作学习。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和任务,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整理小组意见,为展示学习成果做好准备。
5.成果展示。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师生、生生、组组互动,共同解决问题。
6.互动总结。师生互动,共同总结,提升理论知识水平。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基于深度学习的“1237”“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创新研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