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瑞贤 赵中堂 李真真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2期 本文字数:2587
[摘 要] 针对当前理工科专业课程专业性强,引入课程思政难度大,缺少具体的引入课程思政的方法和策略的问题,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深入研究理工科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的方法,总结出依据课程发展史角度、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角度、培养学生“三观”方面、培养学生矛盾观的角度以及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反省的学习习惯方面挖掘五种策略。结合理工科专业课程的特点,总结出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四条有效途径,为理工科专业课程引入课程思政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法和策略。[关 键 词] 挖掘策略;思政元素;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2-0028-03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历来是各行各业人才选拔任用的重要导向。而“德性”的培养,不仅体现在思政课程中,还体现在课程思政中。正所谓“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作为受众面较广、思政元素较丰富的一门课程,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责无旁贷。
一、课程思政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大学的课程除了具有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功能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能够润物无声地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首先要理解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区别和联系,它们本质上都是发挥思想政治和德育功能,核心内涵都是育人。思政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进行德育的主要渠道,即通常说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但不是只有思政课具有德育功能,所有课程都可以实现德育功能。同时两者的建设目标是一致的,是同向同行的,都是要落实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其次要理解课程思政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教育理念,不单纯是一门课。课程思政应该是在授课的过程中,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潜移默化地在各门课程中开展思想引领、实现德育功能,通过隐性渗透、寓道德教育于各门专业课程之中,将各门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德育元素运用德育学科思维提炼出来。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很多知识点都蕴含辩证思维方法和哲学原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融入这些思政元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3]。
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策略
课程思政不是给教师增加额外的负担,课程思政不是要求教师每一节课都要有思政的设计,同时也不是额外增加学时学分,而是要求教师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互促进,注重课程育人效果而非思政如何植入专业课程。因此,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是非常必要的,,依据隐性渗透、寓道德教育于各门專业课程中的特点,总结出五种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策略。
(一)依据专业课程的发展史挖掘思政元素
教任何一门专业课,教师在第一次课都会介绍这门课程的发展简史。一是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著名的学者,通过对这些学者的奋斗史、为科学研究献身的精神以及其卓越成就的讲解,引导学生感受他们的高尚品德,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为科技发展而努力奋斗。二是对比国内外该领域不同的发展状况,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在集成电子芯片技术上对比国内外的技术高度,让学生客观地了解我国芯片技术的发展现状,激起学生的共鸣,引导他们从内心意识到科技强国,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角度挖掘思政元素
恩格斯曾经深刻地论述:“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科学研究发展到现代,已经演化出新的特征,即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统一,具体体现为,辩证思维密切依赖于科学研究,反之亦然。譬如一个硬币的两面:一面是辩证思维方法,这无疑是科学思维方法论的前提条件;另一面现代科学研究又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将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融合起来显得更为重要。
思维方式对人类认识事物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思维方式决定着人们思维运行的方向,且规范着其运行的侧重点。其次,思维方式对如何选择、组织和解释获取到的海量信息起着重要作用,决定了如何处理和转换它们。因此,不同的思维方式会直接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结果,决定着人们是否能够正确地认识事物,以及认识事物的准确程度。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十分必要。
1.归纳的思维方式
在专业课程中会有很多以归纳思想为基础的实例,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在第五章反馈的判断中,可以通过多种电路反馈的判断方法,总结出通用的、一般性的、适合所有电路的判断方法。在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通过这种实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方式。
2.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式
在专业课程中涉及很多实际工程实例,需要先进行模块化划分,要求学生具有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式。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在第三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中,先把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按照功能模块化分解,分为输入级、中间放大级、输出级和偏置电路四大模块,对每一个模块电路进行讲解分析,理清它们在整个综合电路中的作用,最后依据模块电路之间的关系,以不同耦合方式整合为整体电路,实现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整体功能。在这些章节的讲授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理工科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挖掘策略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