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发送到桌面 | 新课程征稿函下载 | 万方网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
  • AI写论文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杂志下半年版面收稿中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新工科”背景下东华理工大学核专业实验教学体系

2022-03-31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本文作者:田丽霞 刘玉娟 杜震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2期 本文字数:2731

  [摘           要]  从“新工科”背景出发,在分析当前核专业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实验教学团队建设、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实验信息平台搭建等方面对核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和改革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东华理工及其他相关院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    键   词]  “新工科”;实验教学;核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2-0091-03
   实验教学在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在开放实验教学方面已经比较普及,主要体现在注重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搭建实验平台、完成实验过程的能力培养,培养了大批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1-2]。国内的实验教学一直被认为是大学教学的辅助环节,然而近年来在“新工科”背景下进一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是对工程教育新理念、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有助于提高学生在知识交叉融合、批判性思维、终身学习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3]。
   本文结合工科专业特点构建实验课程体系,在以往实验室建设基础上,对“新工科”及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东华理工大学核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探讨,以期培养出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核科技发展步伐和要求的创新型核专业人才。
   一、现有高校核专业实验教学建设的不足
   在“新工科”背景下,对核专业人才的工程教育和培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逐一显露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实验教学内容陈旧
   在设置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对实验教学环节还不够重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之间承前启后的关系衔接不够合理,部分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方案设置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缺乏时代性;在实验教学中,研究传统典型案例较多,但缺乏对新理念、新领域、新技术的解析,,也未能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显然无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4]。
   (二)教学方法流于形式
   目前实验课程对理论知识要求较多而对实践训练要求较少,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和刻板,大多都是给定实验流程和实验材料,学生只需要机械地照章操作,缺乏主动思考,创造性较弱,缺乏开发创新实验项目的意识,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学生的积极性都不高,从而制约了实验教学的发展。
   (三)实验室利用效率不高
   目前多数实验室管理仍然采用“学生申请+教师审批”的模式,依靠传统的申请审批式教学管理,实验室管理效率低下;由于实验仪器设备种类繁多,管理工作量成倍增加,而仪器使用效率却不尽如人意,从而使得实验室不能有序、高效利用起来,不能达到真正的“开放型”实验室[5]。
   二、核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方向
   目前,东华理工大学核工学院在工程教育认证的推动下,从实验教学团队建设、实验教学内容、实验考核方式以及实验信息管理等方面对核专业实验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实践,其框图如图1所示。
   (一)构建“三位一体”实验教学团队机制
   为了推进“新工科”背景下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步伐,建立或健全实验课程内容和条件的更新机制非常有必要。[6]通过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进行课程体系的更新与再构建,达到实验课程在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仪器和与产业和学生契合度等方面实现动态更新,保持实验课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东华理工大学核工程与技术专业已与秦山核电、中国原子能院、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等相关企业及研究所形成了产学研合作机制,使企业参与到本专业的实验教学培养环节,促进校院企协同创新,为实验教学提供了多方资源平台。
   (二)构建层次化、模块化的实验课程与全过程考核体系
   以用人单位对核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将东华理工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分为4个具体的专业课程群模块,即核物理方向模块、堆工方向模块、辐射防护方向模块及核技术应用方向模块,按照课程类型,编组实验项目,更新实验内容和方法,从而实现精准的订单式培养。此外,除了原来一些必备的基础实验项目之外,各课程负责老师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及行业最新要求与动态,增设一批自主性、研究探索性较强的实验项目。如辐射剂量与防护课程,在以往常规测氡实验基础上,增设了氡析出率测量装置研制的实验,学生通过自己调研取材来完成;核技术及应用课程中的放射性活度测量实验,以往探测器与放射源之间的距离都是采用手动测量,学生通过指导老师引导的方式,自主开发了一套自动测量装置,既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又避免了放射源過多的照射。因此,将原本枯燥的实验变“推”式学习为“吸”式学习,既开阔了视野,又提升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方式摒弃了原来的仅靠实验报告加预习报告来评定实验成绩的方式,将整个实验采用全过程考核体系,对单个实验采用多环节综合评价的原则,将实验预习部分、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报告全部纳入考核范围,每一部分评分都进行了细化,使学生一方面能够真正完成模块化的学习掌握,另一方面又具备全面考虑实验过程和突发问题的能力。
   (三)依托虚拟仿真技术,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由于核专业的特殊性,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教学和实习存在极大的局限性,例如有些涉源实验的操作安全问题以及贵重仪器如HPGe探测器的仪器台套数问题等,而实践教学环境的好坏对掌握专业知识至关重要。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教学和实践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可重复操作性,利用现代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了真正的“开放性教学环境”[7]。实验中心鼓励专业教师结合自己课程的特点,自主开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并给予经费及人员的支持。目前核工专业已获批了教育部首批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工业CT成像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其他如“β符合测量”“热释光方法测剂量”等涉源的实验教学项目也正在进行虚拟实验的开发制作。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新工科”背景下东华理工大学核专业实验教学体系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339.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0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9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8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7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3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25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24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23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22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山西省学前教育工作汇报会召开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上旬刊安排方向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格式说明
  • 《新课程》杂志社特约编辑
  • 《新课程》杂志论文之班主任投稿
  • 在出版总署检索本刊
  • 山西省委召开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反思剖析报告集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投稿方式

最新文章

  • “互联网+职业教育”背景下创新“工匠型”技能
  •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案例库的探索与实践
  • 医药背景下高职院校药学类“专升本”有机化学
  • 与专业需求对接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 信息化技术在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高职院校单片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 金课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思政混合教学模式
  • 基于思政工作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蕴、困境与路径
  • 产教融合背景下菏泽市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创新研
  • 涉农职业院校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教
  • 高职院校化工专业群课程思政体系研究
  •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的价值意涵和实践路
  • 新媒体技术下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 数字化背景下高职数学课程“数字赋能”创新育
  • 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链结构模式研究
  • 基于问题链的课程思政融合方法研究
  •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育人
  • 高职院校思政课“德法共育”路径创新实践研究
  •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模块化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万方网论文检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3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征稿进度
  • 投稿须知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