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连焕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6期 本文字数:2484
[摘 要] 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就必须重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优化。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优化的过程中,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环境观的相关理论,正确地认识环境对人的影响,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客观实际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进行优化。同时,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性、重视环境的整体性、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和依据优化的科学性等原则,从理论知识、技术发展、情怀延伸和艺术多样等角度,综合优化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环境,以实现高校思政课边际效益最大化。[关 键 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學环境;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6-0142-03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从历史站位、国际局势等高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战略部署。随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建设,社会也加深了对思政课的认识,为开展高品质的高校思政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然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大班教学”模式,使师生之间难以互动;“填鸭式教学”方式,使思政课丧失了情怀性而变成理论说教;教师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不高,专业知识不深厚且具有专业知识的局限性,不能触类旁通,使思政课枯燥无味;高校思政课教学形式多样但仍缺乏吸引力,学生“抬头率”不高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背景下,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何优化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环境,发挥思政课的最大优势,仍旧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优化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是指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和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1]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的优化主要是指:在高校思政课课程开展的过程中,综合优化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一切因素,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边际效益最大化,形成老师爱讲、学生爱听的良好局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有助于发展思政课理论成果
优化高校思政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有助于完善思政课理论成果、巩固思政课理论基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起步较晚,理论基础尚为薄弱,,对环境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刻。通过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的优化探析,能够深化“环境对人的影响”这一认识,更加全面、系统地认识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的诸多因素,从而不断发展、完善思想政治理论成果。实现综合运用各种环境因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一目标。
(二)是现实需要的必然要求
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哲学中系统优化的角度分析,优化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环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局部上,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的优化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调动思政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也可以增强思政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从而提升思政课程的实效性,使高校成为“爱上思政课、争做模范生”的发源地。整体上,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的优化有助于培养出高思想水平、高道德情操的复合型人才,形成“学校小氛围”带动“社会大氛围”的良好局面,有助于提升社会整体思想道德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做到“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为我国政治工作、经济工作的顺利推进扫清思想障碍。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优化的依据与原则
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的优化是理论与实际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环境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优化的直接理论来源,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优化的现实依据,理论与实际的双重逻辑,迫切要求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进行优化。在教学环境优化过程中要综合各种影响因素,尊重客观规律,遵循方向性、整体性、主动性、科学性的原则,系统全面地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进行优化,实现教学环境优化的最大化。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优化的依据
1.环境对人的影响为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2]人与环境是可以相互创造的,人在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同时,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客观环境加以改造,使这种新的环境对个体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使个体的思想或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基本理论。[3]马克思主义环境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优化提供了直接理论依据。
现代思想政治教学环境论的主张是: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1]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对思想政治教学环境优化的过程中,要重视对教育主体的培养,重视教育主体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形成良性的课堂环境。现代思想政治教学环境论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优化指明了具体方向。
2.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为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提供了现实依据
202204172057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优化探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