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耿涓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6期 本文字数:2508
[摘 要] 国内高职院校初创型校友会数量在近两年内不断增多,其创新发展思路成为困扰校友工作者的难题。结合文献、调研及工作实践,从高职初创型校友会发展和面临的问题入手,论述当前工作的基础在于校友文化的培育,提出了泛文创视野这一全新的角度,探讨在这一新视角下高职初创型校友会开展校友文化培育的意义及对策。[关 鍵 词] 泛文创;高职初创型校友会;校友文化培育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6-0163-03
一、引言
高校校友会是在大学领导下的群众性、非营利性联谊组织,,是以联系校友、服务校友、宣传母校、服务母校为宗旨,既适应大学发展需要,又满足广大校友自身发展需求的社会团体[1]。通过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查询到,截至2021年11月,目前国内高校注册校友会1414家,其中高职院校注册93家。比例远低于本科院校。特别受1986年国家教委《关于一般不要倡导组织校友会的通知》(〔86〕教政字009号)影响,许多地市人保厅对高职院校校友会注册工作持保留态度。直至2018年,《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宣布失效的文件里就有1986年关于校友工作的文件。教育部对校友会态度的转化,标志着校友作为重要的办学财富,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在这种形势下,各地高职院校逐步开始注册校友会。也正是这个原因,高职院校校友会从2018年的44家增加到2021年的93家,还有许多准备申报和正在申报的,这便导致国内出现了许多高职初创型校友会(本文主要指成立三年内的校友会,包括完成社会组织注册的和未进行注册的)。
截至2021年11月通过中国知网以“高职”“校友文化”为关键词检索,获得文献56篇。从纵向的时间顺序上看,早在2007年我国就有学者探讨了有关校友文化的培育问题,但2017年以后相关研究才兴盛起来。现有研究探讨高职校友文化的培育主要集中在高职校友文化的作用、建设途径、思政视野下的校友文化培育等方面。然而专门针对高职校友会,尤其是高职初创型校友会如何开展校友文化培育的研究几乎没有。
本文创新点在于结合高职初创型校友会的工作实际,引入全新的泛文创视角,探讨在人员机构不健全等情况下如何有效进行校友文化的培育,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校友文化的培育有很多途径和方法,且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自上而下,循序渐进。本文并不是从全局层面展开讨论,而是探讨校友工作的主要载体校友会,特别是初创型校友会如何在人员、经费不足等情况下推动校友文化的培育。经过笔者理论和实践研究发现,在泛文创视野下对校友文化的创意推动,可操作性强,传播性广,贯穿性强,人力、物力损耗低。
二、高职初创型校友会发展情况与面临的问题
民国时期,国内诞生了最早的校友会,比如北大校友会、清华校友会等。高职院校校友会与这些名校相比,成立时间较晚、自发性较差,校友资源也较少[2]。高职校友会一般由学校组织建立。从类型上大体分为三种。第一种,设置在相关部门,比如党政办、招生就业处、发展规划处等,这种具体工作人员一般1~2名。第二种,成立专门校友办的,内部结构较完善。第三种,为了筹备校庆等大型活动组建的临时机构等。据笔者调研发现,初创型校友会大多处于第一种情况。
正是因为前述原因,初创型校友会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存在许多困难,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对校友工作重视不够
大部分初创型校友会是因为一些特定活动需要筹办,活动结束后依附于相关职能处室,校友会干事一般只有一人。后续工作因为不具有急迫性,导致学校对校友会工作重视不足,校友会许多工作很难顺利开展。长此以往,校友会会被忽视。
(二)人力、财力不足
高职院校校友会,特别是初创型校友会,校友会干事往往只有一到两人,没有完整的组织架构,这种弊端是明显的,职能处室本身肩负着繁忙的行政事务,主要精力不可能放在校友工作上,从而造成工作浮于表面,机构不健全,人员经费不足。
(三)校友会主体资格缺失
如前文所述,由于诸多政策影响,高职院校校友会登记备案的情况不佳,这就导致与之相关的基金会、地方校友分会举步维艰。比如校友捐赠,由于没有基金会的存在,无法妥善地管理财物。
(四)认同感不强
高职院校初创型校友会,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认同感不足。它不仅体现在校友层面,甚至连教职人员也有相似情况。高职院校在育人的过程中,对学生和母校之间的感情培养和维系关注不够。学生毕业后取得成绩,也很难和母校培养直接联系起来。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对学校文化输出重视不足。在这些原因的综合作用下,高职毕业生对母校认同感缺失愈加明显,而认同感建设是价值观层面的培养,归根结底就是校友文化的培育。
三、泛文创概念
从初创型校友会面临的问题中不难看出认同感培养难度大,持续性强,是困扰校友工作者的重要问题之一,认同感培养即校友文化的培育,是校友工作的基石,是联通校友会其他工作的纽带。校友文化是校友对母校在文化价值观念一致下的情感认同,是对以学缘为基础的共同体文化维护和延续的特殊实践程式[3]。校友文化本质是基于情感认同的感恩文化。
202205152208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泛文创视野下高职初创型校友会校友文化培育策略研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