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汪栋灿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8期 本文字数:2937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的实践活动,以现实的人作为基础,以实现人的发展需要作为目的。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鲜明主题,也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面对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成效,需在“人”的基础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注人的主体性,处理好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关系,把握人的现实生活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功能。[关 键 词] 人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8-0022-03
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动,受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制约,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人、调动人,主要关注社会政治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之初,就是从“宣传教育”再到“思想政治工作”,是为社会发展服务。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中国共产党生命线的作用,成为党独特的政治优势。但如今面对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以往“自上而下”灌输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模式缺乏“时代感”、弱化了“有效性”。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论述让人们进一步深思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真正回归个人,要以人的需要和发展为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不断学科化和科学化推进的理论,需要实现现代化转型。
一、人的发展需要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的必要性
时代发展的境域转换驱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也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满足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其导向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局限于基础的物质需要,人们需要的强度更大、范围更广。从“吃得饱,穿得暖”到“吃得好,穿得美”,人们强调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关注精神的需要,人们对生态环境美丽、社会公平正义等产生了更多的期待。面对当前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人们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观点看待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的情况,促进人民把个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上升为对国家繁荣富强的追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长期停留在社会需要、工具价值层面。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工作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日渐凸显,但这时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局限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阶级或阶级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层面,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民主化进程加快,个人意识觉醒,人们开始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关注个人的发展需要。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人化的社会,社会与人的关系是所有实践活动所不能回避的状态类型,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出发,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从满足社会需要向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转变,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的基点。
二、人的发展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透视
(一)人的发展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动因和依据
需要是生命有机体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与外部世界进行信息输出、输入的一种状态。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即人的本性。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到今,所有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和人的需要紧密相连。人的需要是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地对自己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条件的认识,需要是人一切实践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思想政治教育是面向社会的一种具体的实践活动。只要人的需要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发挥作用,实现人的价值。人的发展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交互作用、相互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人格的平等、精神的充实、社会的公正,人们精神层次越来越高,也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需要相应作出调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与此同时,当今社会不同价值观的冲突与碰撞愈演愈烈,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个人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转型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要重视人的价值,要把“人的需要”作为目的,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过程的人性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调整、形式和手段完善的内在依据。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人全面发展需要的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经济的飞速发展、政治民主化的加快,人的主体意识增强。现代化应该是社会各个方面发生变化,以经济现代化、高度发达的工业化为重心,以人的现代化为主体,最终通过人的现代化程度得以体现的过程。推进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大使命。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从强调服务的社会功能逐渐转向重视人的发展,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当时学校重智轻体的现象,毛泽东强调健康第一,学习第二,提出了应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發展。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改革开放之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成为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是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新时代的中国,思想政治教育需加快现代化转型,要进一步加深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和如何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的认识。当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鲜明主题和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并明确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要把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要求。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促进社会完善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需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通过发掘人的内在潜能,从而推动社会和人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202206062220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人的发展需要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论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