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磬 杨瑞锋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7期 本文字数:2689
[摘要]高校组织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主要是指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教育引领功能,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在对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开展情况的调研基础上,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构建的现实路径,提出聚焦“三个维度”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育人实践的深度、效度、广度。[关键词]组织育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D267.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2)27-0056-03
2021年4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其中指出高校党组织应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拓展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国各高校以此为行动指南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这正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具体实践。
高校组织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主要是指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教育引领功能,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这是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三个关键问题的回应。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为江西省教育厅直属院校,学校创先争优,党建品牌凸显,现有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已具备“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的基本条件。
一、基于问卷调研的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现状分析
(一)线上问卷调研情况概述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线上不记名问卷发放的形式,调查对象是我校在读学生及在岗教师。教师问卷调研主要涉及信息:授课教师个人教学基本信息、对于“课程思政”的基本认识情况、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具体路径与方法及育人效果的评估、监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等。学生版问卷设计主要涉及信息:授課班级学生基本信息、对于课堂中“课程思政”的接受程度和认可程度以及对于教师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总体评价与建议。
(二)教师版问卷的调研情况
1.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及接受方面
通过第4、5、6、7题可知,81.19%的教师赞成学校推动全面覆盖“课程思政”,71.56%的教师已经对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有了一定了解,81.9%的教师认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者应该有机互融,互惠共赢,同等重要;同时,超过90%的教师都认为可以在所授课程中有效植入思政元素。
2.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作用发挥方面
通过第8、9、10题可知,90%的教师认为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和启发作用较大,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专业课程中合理的思政教育对学生专业兴趣的促进较大,以及专业课程中合理的思政教育对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作用较大。
3.在实施“课程思政”遇到困难与需要和帮助方面
通过第11、13、14题可知,61.1%的教师认为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难度较小,基本能克服,教师授课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的主要困难依次是:“思政元素”挖掘问题、“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入问题、学生接受问题、配套政策支持问题。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需要哪些帮助依次为:“课程思政”培训学习、思政教师专业指导、完善的绩效激励机制、经费支持。
4.在“思政元素”选择与教学方法方面
通过第15、16题可知,教师所授课程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的类型依次为:家国情怀、社会伦理道德、法律法治意识、科学探索精神和职业道德、哲学原理和思维方式、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其他。教师在教学选择融入的方法上选择依次为:案例穿插式融入、隐性渗透式融入、总结提炼式融入、专题嵌入式融入、讨论辨析式融入、讨论辩论式融入、其他。
5.在推进“课程思政”主要因素方面
通过第17、18、19题可知,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中影响“课程思政”实施的因素依次为:授课教师的人文思政素养、授课技巧、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学生的人文思政素养、学习技巧,,其他。教师认为影响“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课程思政”培训与指导力度不够、教学任务繁重、管理层面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自身人文思政素养不够、其他。教师认为实施“课程思政”重点依次为:提高教师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学校层面加强顶层设计、修订教学大纲和进行教学设计融入“思政元素”、教务处及院(部)实施督促推进、建立“课程思政”专业课考核评价机制、其他。
(三)对学生的调研情况
1.学生对于课堂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满意度方面
根据问卷的第4、5、6、题,可知96.5%的学生认为专业课堂教学上,教师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还融入了思政教育相关内容;59.6%的学生能够接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讲述为人处世道理;49.2%的学生对于蕴含“思政元素”的话题产生兴趣。
2.学生的思政意识形成和价值认同方面
根据问卷的第7、8题,学生课堂学习中关注与专业相关的兴趣点依次是时政新闻、国家大事、社会生活、高新技术。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的“思政元素”依次是:激发民族自豪感故事案例、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及时代要求、先进个人优秀事迹、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其他。
3.学生对教学方法和实施效果方面
根据问卷的第9题,对于在教学方法上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如何呈现“思政元素”学生希望依次是:视频、动画、课件、教师讲授、操作示范、其他。第10、11、12题,在教师授课对于学生个人道德修养、理想信念影响方面,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挖掘出来的课程内容背后的故事、事例以及体现出来的精神对个人道德品质有一定影响;45.84%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教学,在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关心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方面有较大影响;53.88%的学生认为学校专业课教师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等方面表现很好。
202209012148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构建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0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