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长方体的认识”为例
张伟振
(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河南 郑州)
“空间观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明确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空间观念的培养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抽象分析的过程,无论是图形的认识、图形的运动等都承载着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任务。
“长方体的认识”是一节典型的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课,在设计本节课时,以细化课标、读懂教材、了解学生为依据,制定学习目标,围绕“空间观念”核心素养,以“实际观察—动手操作—交流建构”为主要方式组织教学。力图通过三个层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达到自主建构知识的目的:层次一,通过观察、感知,了解知识;层次二,通过操作、经历,建构知识;层次三,通过理解、推理,完善知识。同时,以观察、操作、推理、巩固为主要环节,设计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象、推理等的基础上,自主建构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过程设计与思考】教学片段一:探索长方体面、棱的特征
◇第一次教学(设计片段)
引发矛盾,激发探索欲。(3 分钟)
1.有6 个面、8 个顶点、12 条棱的一定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吗?(师出示教具)
学生回答。
有6 个面、8 个顶点、12 条棱的立体图形不一定是长方体或正方体,那长方体、正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其中还有什么奥秘?
2.小组合作进行“游戏”,自主探究。(16 分钟)
活动内容:拼粘一个长方体或拼插一个长方体。
活动要求:
(1)小组内先制定活动方案,填写活动步骤表,然后再开始“玩儿”,在“玩儿”的过程中需要调整游戏步骤的,需要在游戏步骤表中注明。
(2)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游戏步骤进行活动,在粘贴和拼插的过程中,思考、交流长方体的面、棱有什么特点,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第________小组活动步骤表
根据玩儿的情况,试着总结你们小组的发现:
【设计意图:教师提供有6 个面、8 个顶点、12 条棱的反例立体图形,引发矛盾,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小组内通过选择合适的长方形纸和“百变插珠”学具自己拼粘一个长方体或拼插一个长方体,兴趣浓厚,在“玩”的过程总结出长方体面、棱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二次教学(设计片段)
1.引发矛盾,激发兴趣。
师:(出示一个特殊的立体图形)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立体图形,它也有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它是长方体吗?这说明长方体除了有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外,还有其他特征我们没有发现,下面就让我们继续探究长方体的奥秘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出示各小组的活动材料和活动要求,各小组根据本组的活动材料,通过量、剪、拼、插等活动,合作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并请一个小组上展台操作。)
(2)小组展示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师适时呈现相应的板书内容。)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操作活动,进行观察、比较和小组交流讨论,探究出长方体面的形状、大小关系及棱的长度关系,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实践分析:
本环节,教师出示一个六面体,通过有意识的追问:“它也有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它是长方体吗?”能够很好地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长方体特征的欲望,为后面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奠定基础。
针对第一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出了如下调整:一是把长方体纸学具更换成了拼接板,大大提高了拼长方体的速度,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快捷地得出对面相等的结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学具中安排了“有两个面是正方体”的学具,学生自己探究出了长方体面的所有特征;二是简化了小组合作要求,直接引入了教材中的表格,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使小组合作更加有的放矢,学生的探究欲望高涨;三是在讲台上安排了一个小组现场操作,学生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了解同伴的做法,在比较的同时引发小组成员的深度思考。
这样设计,符合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提出的“做数学”的倡导,让学生在“做”“玩”的过程中探究知识,获取知识,发展空间观念,这一设计在以往的教学中是没有的,是本次教学的一个创新。而且,经实践检验,这种通过“玩数学”“做数学”建构知识的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教学片段二:根据长方体特征推理出正方体的特征
◇第一次教学(设计片段)
长方体、正方体顶点都有8 个,都有6 个面,12 条棱。
1.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呢?
2.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带着思考,来看一段动画。(课件演示点、线、面、正方体、长方体的形成动画)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请你说出理由。
那如果用一个大椭圆和一个小椭圆来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大椭圆表示的是什么?小椭圆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动画,发现正方体的特征,在发现总结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第二次教学(实录片段)
推理完善。
(1)推理正方体的特征。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空间观念”背景下的课例思考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