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刘洋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2期 本文字数:2479
[摘 要] 新时期,国家对于乡村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发展十分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不仅各区域乡镇府有责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而且各区域高校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美育服务乡村的责任重大。各高校应注重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尤其是在美育教学方面,助力乡村美育事业发展。以“乡育美好”公益项目为例,先是介绍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美育服务乡村的意义以及方式,随后又对公益项目美育服务路径以及服务乡村实践展开了探讨。[关 键 词] 新时代背景下;美育服务乡村;美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2-0113-04
新课改政策下,国家对于各高校美育教学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美育有助于陶冶情操、培养人们审美意识,且助力乡村文艺发展的作用。当前,国家对于高校美育服务乡村的问题十分重视,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问题较为关注,“乡育美好”公益项目的启动,是高校美育服务乡村的重要表现。美育教学包括诸多方面,艺术类教学是其中的一种,各高校的艺术类教学是乡村美育建设的关键,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有助于大好“美丽中国”的构建。
一、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美育服务乡村的意义
(一)培养人员“双创”能力
美育中的艺术教学,有助于人民艺术气质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升。艺术教育走进乡村是高校美育教学一种新的尝试,在艺术氛围下,能够让乡村群众以审美的角度看待人和事物,既有助于培养乡村儿童及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又有助于为乡村儿童良好思想品质以及核心素养的形成创造条件。美育是教育方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乡村儿童及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高校美育服务乡村可以为学生进入社会参与实践创造良好的机会,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双创”环境下,不仅改变了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得高校学生以及乡村群众的生活均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既有助于高素质、优秀学生的培养,又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二)促进全民健康发展
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全民健康,人民的健康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全民健康不仅指身体方面的健康,还包括心理方面的健康,身心健康才是全民健康的表现,其既有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创建,又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艺术教学是美育的一种形式,艺术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人民的审美及情趣,有助于人民完美人格的塑造[1]。除此之外,美育服务乡村有助于乡村群众审美素质的提高,可引导农民群众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有助于最美乡村文化的打造。廣大农民群众应积极参与美育服务活动,多与高校师生进行互动,努力为乡村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高校的美育服务有助于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各高校应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美育服务乡村的公益活动。
(三)培养学生能力修养
艺术教育是高校学生艺术修养获得提升的重要方式,高校美育服务乡村可为学生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高校艺术教学的开展,不仅包括艺术类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相关艺术实践课程的开展,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为学生的审美及创造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2]。与此同时,美育服务乡村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为学生提前进入社会参与实践提供条件,有助于学生技能的自我锻炼以及素养的自我提升。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时,可增加自身对社会的了解,培养自身为人民服务的良好精神品质,还可以借助实践活动体验乡村生活,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二、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美育服务乡村的方式
(一)加强把控美育服务方向
高校美育服务乡村实践工作的开展,应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注重乡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避免外来文化或者是流行文化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造成不良冲击。美育服务方向的把控,可为高校美育服务指明方向,便于美育服务乡村作用的充分发挥。首先,创建乡村教育网以及公共服务化平台,实时为农民群众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有助于学习型乡村区域的构建。其次,营造艺术氛围。针对乡村群众,开展老少皆宜的艺术文体活动,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传授其相关技能,有助于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以及自信感。最后,注重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充分利用民间故事、文化自然遗产等资源,创作以及推行各类文化作品,增强乡村群众的归属感。
(二)注重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
新时期,国家对各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艺术类教学的开展需要注重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的创新,日常教学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并注重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积极鼓励以及引导学生参与服务乡村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实干型人才的培养[3]。首先,教育教学与实践分数相挂钩,增设并延长实践活动教学课时,丰富艺术选修课程种类。其次,艺术教师应注重新技术以及新教学方式的应用,注重艺术教学理念的创新,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等,为学生日后进入社会参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提高乡村群众的艺术修养,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美育服务乡村的实践活动。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美育服务乡村路径与实施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