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赵婧闻 于大春 杨昊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5期
[摘 要] 中国文化对外推介,讲好中国故事是关键。当前,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外国人更加渴望了解当代中国。基于外语非通用语专业大学生在波专业实训项目和问卷调查分析,对外语专业学生通过开展境外宣讲中国优秀文化的语言实践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思考。[关 键 词] 宣讲中国优秀文化;语言实践活动;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5-0101-04
对于中国文化对外宣传问题,有学者指出“讲好中国故事既是一个事关中国自身发展以及如何构建中国与世界新型合作共赢关系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又是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中西文化深度互动条件下如何做好跨文化国家沟通和国家形象管理的复杂技术性问题”[1],也有学者指出讲好中国故事应该适应“西方读者对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和文学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期待[2]”。为此,国家鼓励社会各阶层积极参与宣讲中国经典故事。[3]
外语专业大学生境外学习不仅要培养自身的国际视野,还要展示中国文化和文化自信,更要践行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公民义务。从实践活动参与者角度,借助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归纳我校波兰语专业学生(以下简称学生)在波推介中国文化的效果及收获,调研波兰人了解中国文化的途径,或许能够为中国文化外宣问题提供一个新研究视角。
一、专业实训项目情况
作为中国外语非通用语专业的大学生,在境外学习过程中可以参加留学派出学校设计的多个专业实训项目。截止到2023年1月,三届学生共50人参与四项与中国文化推介相关的项目。
(一)中波大学生语言学习伙伴活动
语言学习伙伴活动始于2017年,学生到波兰大学后,与当地大学生结成语言学习互助组,交流学习经验,进行言语训练。波方伙伴主要是中文系学生,还有一些对中文感兴趣的其他专业学生。近两届活动时间和波方学生数都下降较大。三届学生平均参与时间20小时。
在学习和交流中,学生除了可以直接展现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之外,还间接推介中国文化。中波大学生关于中国文化的话题涉猎较广,包括语言、文学、艺术、民俗等。
语言学习伙伴活动宣传中国文化的效果更直接和生动。2016级一名学生在《专业实习实践总结》中写道:语言学习伙伴活动是中波文化交流的一个小举动;(但我们)在课余时间一起分享中波音乐、电影、美食和戏剧,彼此在语言乐园里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觉得异常兴奋。
(二)中国文化专题宣传
这类活动较多,内容较丰富,文化推介效果也比较理想。
首先,派出学校和留学所在学校组织学生举办中国文化讲座或演讲。学生分组开展这类活动,活动时数较为平均,平均参与时数在20~30个小时。如2016级学生在索波特中学举办“穿汉服活动”,学生平均活动时数约4个小时,在格丁尼亚老人活动中心开展的中国文化推介活动学生平均参与时数在10~15个小时。再比如2020级学生开展的中小学中国文化系列宣讲活动,学生平均参加时数达15~20个小时。
活动主题涉及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学生通过波兰语讲述或现场展示,声情并茂地展示中国历史、戏剧、文学、美食和风景名胜等,并与参与活动的波兰人进行深入交流。例如,在中小学中国文化宣传活动中学生宣讲中国的流行时尚、高校教学体系、汉语教育、传统服饰、区域特色文化,高中生空闲时间做些什么及有哪些娱乐方式等。
学生精心设计,语言通俗易懂,内容突出趣味性,因此宣传效果好。如2016级学生在一所小学开展活动时,播放带自制波兰语字幕的中国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小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活动结束时,小学生与学生热情拥抱,学生还为他们起了中国名字。对此学生在《专业实习实践总结》中写道:活动拉近了中波两国学生的距离,使波兰学生对中国产生了兴趣和好奇心,一些老师也被吸引,热情帮助引导课堂气氛。2018级学生总结说:很多参与活动的当地学生来合影,表示对中国文化相当感兴趣,愿意学习中国文化。
其次,参与当地孔子学院举办的宣传中國文化的活动。如“汉语角”“中国日”“中国文化节”“萌娃汉语乐园”等。学生主要提供翻译服务,包括在汉语课堂担任随堂翻译、担任助教、其他活动的口笔译或文案校对等。此类活动主要目的是吸引波兰人学习汉语。宣传对象不确定,所需服务人员不多,所以只有部分学生参与,近两届学生参与时数大幅下降,三届学生平均参加时数在20~30个小时。
在活动中,学生有机会讲中国故事、朗诵诗歌,有时还教授波兰人中国书法、武术、医学、美食、音乐、传统舞蹈,制作中国结和剪纸等,有的学生介绍中国汉语拼音、方言和各地区的特色文化,借此讲解中波文化的差异。2016级学生在《专业实习实践总结》中记述:或者向波兰中小学生及感兴趣的成人们教授书法、中国传统舞蹈和武术等,又或者展示中国扇子的使用方法及用处;我的工作是将这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小物件和小饰品介绍给波兰人,包括这些东西是什么,中国人用它能做什么,对中国人有什么意义。(我)尽最大努力让更多波兰人改变对中国的看法和态度。
这些活动影响较大,宣传效果也很好,学生在《专业实习实践总结》中普遍表示:参加活动的波兰人态度认真,对所宣传内容表现出极大兴趣。2016级的学生准备了“有趣的汉语知识”,制作生动有趣的学习课件,设计“中波语言对比”互动环节,活动当天,参加活动的波兰人充满好奇心,注意力十分集中,并积极参与互动,踊跃提问,而学生认真回答。回国后,该学生在《专业实习实践总结》中写道:活动使他们感受到汉语的悠久历史与独特的语言魅力。而2018级学生在《专业实习实践总结》中写道:通过参与这种活动,我们让更多波兰人开始了解中国,知道中国目前在世界的地位。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境外社会实践项目与文化对外传播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