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口语课程,配合师资,切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提高中职校毕业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口头表达;能力;培养
既然如此,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而有效的口头表达训练,这是许多中职校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及对目前中职校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状况的研究,在此谈谈如何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一些方法。
一、不同专业应有不同的训练计划,应体现出专业特色
中等职业学校因地区、行业差异而开设不同专业,各专业均有自己的特色。在训练过程中,我们不能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同一种训练方式和训练计划,而应切实根据各专业的实际和特点,逐渐摸索出适合于该专业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计划,能够体现出专业特色。目前,这一方面可借鉴的经验很少,这就要求中职校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实际和专业要求大胆创新,摸索出新路。
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具体运作
1.克服心理障碍,培养自信心
现代心理学及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应加以正确、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走上健康、科学的道路。
现在许多中职校学生存在怕羞、不敢在大庭广众下说话的心理障碍。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应通过训练不断培养学生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学生敢于说话,同时向学生传授一些克服常见心理障碍的方法,如采取“注意力分散”法。
2.传授口头表达技巧,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1)说话应根据不同对象
人们由于职业、性格、民族、信仰、地域、阅历等各方面差异而呈现出气质的多样性,因而不能用同一种方式与不同的人交往,而应根据对象的身份、职业、性格、兴趣等采用不同的方式。
(2)说话应注意不同场合
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要求。如在纪念堂内不能大声喧哗、随意打闹,应保持庄严、肃穆的气氛,这就要求我们在说话时应根据场合的要求说出与场合适宜的话。
(3)说话应注意氛围的变化,注意分寸,恰当地把握时机
在交谈时要能体会到氛围的变化,以此来调整说话的内容和方式。谈话时应注意分寸的把握,尽量做到适度。
当然,上述三点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复杂的统一体。说话技巧只是一方面,没有与之配套的训练是无效的。在训练中不能仅仅对某一技巧进行训练,而应是综合性的训练。训练时可采用多种方式,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调节训练的枯燥,如口头复述、口头介绍、即席发言、讨论、演讲、辩论等,通过多种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开展丰富多彩而行之有效的活动的目的,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另一方面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口头表达的一些技巧,让学生能够较为顺利地与他人自由交谈且不失分寸。
3.创设情境,促进提高
创设情境主要指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模拟实习情境,这与前面所谈开展活动有所区别,这一训练是在前面训练基础上,学生有较扎实的基本功的条件下展开的,其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稳步提高,促进整体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创设具体情境,不仅要求学生能“说”,更要会“听”,有敏捷的思维判断能力。如宾服专业模拟客房服务,当有“客人”提出非分要求时,“客房服务员”可以这样答复客人“先生,像您这样有身份,在我们上档次的宾馆中,您需要吗?”这种答复避免了直接回答的尴尬,一方面委婉地拒绝了客人的不当要求,同时又恭维了客人,给客人一个台阶;另一方面无形中宣传了宾馆,提高了宾馆的声誉,真可谓“一箭双雕”。
4.在生活中磨炼,使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得到真正锻炼
如果说校内的各种训练只是一场“演习”,那么让学生在生活中磨炼才是一场真正的“考验”。这样的训练既有教师的精心安排,也有学生有意识地让自己得以锻炼。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要求学生能学以致用,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能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巧妙地处理问题,充分展示自己训练有素的口才。
综上所述,提高中职校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已是时势所趋,通过必要而行之有效的训练,让学生敢说、能说,更要会说。“敢说”要求学生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敢于同别人交往。“能说”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对象,氛围的变化,能较为流利、顺利地同他人交谈。“会说”需要学生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及复杂情况,能够不失分寸地说出得体的话。要达到这些要求,绝非靠一日之功,需要师生双方的密切配合,长期训练。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浅谈中职校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4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