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邵逸夫,不仅仅是校长。邵逸夫创建的邵氏王国多年以来透过训练班形式栽培了无数明星、演员、摄影、美术、灯光师、化妆师等等演艺界专业工作者,不在邵老板手下工作过,不算英雄,所以后来有些竞争同行皆原是邵先生的下属或助手,师出邵门,不同凡响。“邵氏出品,必属佳品”,其实指的不止是电影而更是人才。
吾辈于少年时代最感好奇的其中一个英语字词是“Run Run Shaw”,看电影时在大银幕上看见,中文名字明明是”邵逸夫”,用广东话来译,再怎么样也译不出这样的英文,回学校问老师,好像是小学六年级的英文课老师,她脸色一沉,道,你也实在太诸事八卦了。
很明显,她其实也不知道。
但她是个好老师,过了两天,又上课了,踏进课室,她清一下喉咙道:“邵逸夫只是他的号,正如陆游,号放翁,他本名邵仁楞,把宁波方言的发音译成英文便是Run Run Shaw了。” 说完,老师笑了一笑,洋洋自得。很明显,她替学生查考了答案,而且这位很有幽默感的老师从此把在学校走廊里低头疾走的男孩子们戏称为“Run Run Shaw”,她喜欢把学生喝停,然后调笑说:“哗,你跑得比邵逸夫还快啊。”
但邵逸夫先生替香港人带来的当然不止于一个奇特的英文译名和嘲讽的诨号。
他和他的邵氏公司为香港人示范了什么叫做动能强大的“文化产业”,从电影到电视,从南洋到上海,从上海到香港,从香港到台湾,邵氏帝国版图覆盖远近,替一代又一代的华人观众创造了无数的星光幻梦。用当下流行语来说,邵先生是第一位把香港影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文化企业家,由是,成为传奇,势必被一代再一代的华人观众述说下去。
(资料图:邵逸夫1926年随三哥邵仁枚(左)到南洋开拓电影事业,1930年成立邵氏兄弟公司)
在企业经营以外,邵先生也向香港人示范了如何把赚来的大钱捐献于各式各样的慈善领域,尤其教育,贡献之大、付出之多至今无人可比。邵先生的名字里正有个“仁”字,仁乃人之本,对于人才的培育与培训,他最看重、最懂、最内行,所以两岸三地的大学皆蒙其惠和几乎皆有“逸夫楼”或“逸夫图书馆”或“逸夫书院”,或气派、或简朴,无处不在的堂堂建筑彰显了中国文化里对作育英才的高远理想。
亦正因为看重人才,邵氏王国多年以来透过训练班形式栽培了无数明星、演员、摄影、美术、灯光师、化妆师等等演艺界专业工作者,在邵氏旗下企业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对于薪酬高低的水平标准,老板与员工之间容有异议,但对于员工在专业专才上的提升,老板总是支持并奖励。早已有人说过“邵氏是影视界的少林寺”,不在邵老板手下工作过,不算英雄,所以后来有些竞争同行皆原是邵先生的下属或助手,师出邵门,不同凡响。“邵氏出品,必属佳品”,其实指的不止是电影而更是人才。
邵先生,其实是华人影视界的老校长。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邵逸夫,不仅仅是校长。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14/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