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柏格森是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哲学界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对现代哲学、科学、文学和宗教都有广泛的影响,其非理性的“直觉主义”、“绵延”观以及时间概念对西方哲学的理性认识论传统行成了挑战,极具颠覆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柏格森的时间概念及其相关哲学思想对现代主义文学尤其是意识流小说的影响。
关键词:柏格森;绵延;时间;意识流小说
柏格森直觉主义的生命哲学对传统语言文字的真实性提出了直接的拷问,在柏格森看来,世界的本质是生命的时间之流,其特点是“绵延”,经历“绵延”的主体是纯粹流动的、不掺杂任何空间要素的、不被打断的体验中心。简而言之,最深层的存在是不断融合的,每一个瞬间都汇入下一个瞬间。而体现传统时间观的语言则是排斥绵延、试图从绵延的整体中割裂出其中某个暂时的结点进行概念把握的,其结果是与柏格森“绵延”的本质南辕北辙。20世纪的现代主义小说带有明显的反传统特征,其中意识流小说更是直接受到柏格森“心理时间”理论影响。
1 时间与纯粹绵延
在传统时间观中,无论哲学还是物理学,时间都是以一种概念化的抽象形式被把握,作为物体运动的测量手段出现的,时间成为一个片面的抽象名词,在这个概念体系中,它的其他性质全部被剥离。而在柏格森的哲学体系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时间,一种是真正的时间,即生活时间或具体时间;另一种是科学语言中的时间,即度量时间或抽象时间。绵延就是“真正的时间”,它是纯粹的,不掺杂任何空间要素的,“纯粹的绵延是,当我们的自我让自己生存的时候,即当自我制止把它的现在状态和以前各状态分离开的时候,我们的意识所采取的形式”。[1]而科学的时间是受到我们的空间概念影响而产生的结果,它不是时间的本质,而是以方便人们认识世界为目的、掺杂了人类认知干涉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满足实用性的构造。“真正的时间”是内在的、心理的东西,不可计量、不可分割的绵延,而存在于语言体系中的科学时间是量的积累,是无限可分的,有量度的,外在的。为了更好的解释柏格森的这种时间观,刘放桐先生在其《现代西方哲学》一书中采取了用音乐来进行类比的方法:“比如我在倾听一段动人的旋律时,在我的内心有紧密交融而彼此不分的各种意识状态,体验着一个单一而不断变化的绵延。但是当我试图把它变成由符号组成的线谱时,这种绵延就被打碎了,一个一个音乐符号把这个旋律变成了一种在空间里排列着的东西”。[2]存在于空间的乐谱绝不能完全概括那段存在于时间的旋律为我们带来的复杂的意识,这种概括是偏离存在本质的,它只是为了实用方便而进行的符号表述。人类语言的符号体系也同样存在这种对本质的偏离。任何一个语言概念的产生都首先服务于实用的方便,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多重属性被忽略了,一旦言说,就割裂了存在的绵延,成为了片面的概括,柏格森的思想很好的解释了人类语言“盲人摸象”式的、割裂绵延的认知方式,在这个符号体系当中,“开口便错”成了必然。
2 “自我”与绵延
什么是自我?柏格森认为,正如时间有两种一样,自我也可以分为两种。一个是与环境有关的自我,这是当我们的意识关注着行动,因而也关注着广延性的时候产生的;另一个是我们通过内省达到的内在状态的自我,这个自我是当我们把这些内在状态作为活生生的、互相弥漫渗透的东西,作为永远生成着、永远延续着而不分离的东西来注视的时候产生的。在这两种自我中,前者是语言体系中的“自我”,是作为研究对象而存在的空间里的自我;而后者是由内心体验到的处在真正时间里的自我,这种自我的本质是绵延。
柏格森认为,传统哲学中常常产生关于我们的情绪、感性知觉背后是否有一个始终如一的自我实体的问题,这是一个假问题,即把我们的情绪状态等等看作是一些可以分离,因而可以度量的东西。这个假问题产生于思想为其行动的功利性而把事物分开的愿望,思想的这种愿望是永远满足不了的。人的语言表达体系加深了这种错误。语言总是要把事物作为间断的、可分割的东西来表达,总要用同一个概念来片面概括许多心理状态,天生就带有割裂绵延的趋向性。譬如,每一个人都是在具体的场合、遭遇之下产生自己特殊的爱恨情仇,你的爱不同于我的爱,你的恨也不同于我的恨,但是语言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都用同样一个字眼来表示这些心理状态。小说家常以细腻而生动的笔触来描写、刻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但是,他们决不可能成功地描绘出灵魂的真正感受。关于这一点,柏格森在《时间与自由意志》一书中指出“心灵和语言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的尺度。”事实上根据柏格森的观点,存在是绵延的,语言是割裂绵延以求用抽象的概念来把握世界的,二者之间有着无法调节的矛盾,语言和通过语言构造的各种知识的可靠性都是值得怀疑的。语言符号和音乐符号一样,从产生开始就暗含着对本质的偏离。
3 时间、绵延与意识流小说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柏格森时间观念认识论意义及其对意识流小说影响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