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丹青描绘盛世华夏,英才少年书画美丽中国”。 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考级中心、河北书画艺术研究:共同担任艺术指导, 中国书画家联谊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北省书法考级中心、《燕赵都市报》和《少年素质教育报.教育艺术周刊》联合主办,北京名人书画艺术馆协办的“丹青少年中国书画大赛”正在如火如荼的举办中,自活动开始以来,组委会已收到近万幅参赛作品,在社会上受到了强烈反响。
在书法进校园的时代背景下,“丹青少年中国书画大赛”应运而生,除了全国各地中小学以及艺术培训机构的支持, 很多著名书法家也纷纷关注此次比赛,积极响应。作为参赛选手的指导老师,宋凤洲先生也对本次比赛寄予厚望。
为贯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2011 年 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 将书法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要求中小学在务教育阶段中, 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 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曰在务教育阶段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曰 普通高中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
对于“书法进校园”这一国策,宋凤洲先生也有一些他的看法:
首先,是要知道如何学习书法。先生因其自身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 更希望有很多青少年能够学习书法,普及书法教育。虽然书法来源于生活,但它毕竟比较抽象,所以我们要对书法有个理性的初步认识,只有提高认识,有了一个全面的、统一的认识,才能够学好书法。 先生习字50 余载,一直处在不断学习、探索中。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到北京理工大学的进修学习, 在理工大学人文社科系举办的中国书法艺术大专班进修期间, 得到欧阳中石先生等著名书画家和学者的指教。 使他的学书之路更明确、更宽阔,更平坦,更顺畅。
其次,是要明白如何教书法。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众多艺术中普及面最广的艺术。 它的热爱者和实践者遍天下:老中青少童,工农兵学商都有,还影响到日本、朝鲜、越南、新加坡等国家。国家现在大力推广青少年书法学习,很重视怎么去学,那么就要有去学好书法的措施,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专业的师资队伍。然而,社会上的书法家比比皆是,但真正有过系统学习,受过学校专门教育的人, 特别是能去交学生学习书法,并且能够教好的却并不多。专业的书法教师严重匮乏, 使之成为制约中小学书法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对此,国家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专业教师,在各省市、地方发掘有能力的教师。 先生曾被正定的一所教师进修学校聘请过去教书法, 他认为可以依托类似的正规机构来提高教师们的书法能力, 以及正确教学的方法。先生用自身的实例证明,有一个好的书法老师,是书法前进路上的强大助力。
最后,是要了解国家这一政策的意义。书法艺术,是中国的国粹曰是经过数千年历史积淀和先哲们上下求索而形成的灿烂的文化瑰宝曰是囊括了人与天地之间的大学问曰 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曰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门类。
先生认为,国家推行“书法进校园”的活动,第一,它有有益于继承和发扬书法艺术,激发爱国情感。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数千年来,不断继承,不断发展,书法家代不乏人,书作浩如烟海,形成了我国特有的艺术宝库。 这是中华民族的自豪。 历代许多文人、艺术家和教育家都十分珍视祖国的这一传统艺术,积极倡导和呼吁加强对书法的学习和教育, 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继承和发扬书法艺术, 从而更加激发爱国热情,强化民族自尊意识。 中国的汉字,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最进步的文字种类之一。它与其他拼音文字的最大区别,是它不仅具有“表音”的特点,而且还具有“表义”和“表形”的功能。汉字的这些鲜明个性和内含
的丰富性,是世界上其他语言文字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爱护自己的汉字。既要用好它的“音”和“义”,也要努力描绘和塑造它的美的形象。 使之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大展风采,永葆青春。
第二,有益于发扬书法教育优良传统,改善教学知识结构。我国一直很重视书法,唐太宗李世民是善书和重视书道, 不仅把能书作为官僚擢升的条件,将书学定为六艺之科,设高级学府“弘文馆”,还选派当朝最优秀的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等教授书法,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弘扬祖国的宝贵艺术,因此,带来了楷、草、篆、隶、行各种书体的大发展,形成了以欧、虞、颜、柳为代表的一大批书家。 唐代以书为教,以书为学,以书为贵的风气盛行不衰,亘古无比。 但旧社会,由于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限制, 广大百姓无权企及,只有那些皇戚官宦子弟才能享受得到。而且我国古代的教学又多以私塾、 家塾的形式进行,因而书法的学习也多以师徒单线相传。所以,书法教育要全面和普及。 现在,书法法教育已经列入教学大纲, 全国也初步形成了书法教育的网络,书法教育前景将更加光明,更有益于弘扬书法艺术。
第三,有益于增进学识修养,加强日常书写实用。 书法应学的内容极广,所学越多越深入,书法造诣就越高,书家艺术素质就越好,书法作品就越是不俗。书法学习的过程,就是增进学识修养的过程。 而在书法的技法,也有方方面面,如汉字点画的写法,结字的方法,书写的笔顺以至通篇的布局等。 我们每个使用汉字的炎皇子孙,都有必要熟悉和掌握这些常识,都有责任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学习书法,对当代学生尤为重要,比如,对文字学常识的学习,将有助于学习和研究早期古代原著, 减少查阅史料字体不识所带来的识读等方面的困难。又如,学习掌握了汉字结构知识,书写中的丑字现象就可以排除,也可避免因字迹不佳导至的错误。
第四, 有益于美育心灵, 培养艺术欣赏能力。书法艺术从表面看来,是对汉字形体的美的塑造,然而其精神内含是对中国人的文化思想、审美思想、艺术思想的真实展现。也是对书写者品行道义、知识阅历等方面的一个写照。中国的书法艺术历史、 书法人才传记和书法作品及其评述等史料都证实了这一点。那雄壮之美、阳刚之美,那平和之美、阴柔之美,使书者的情性得以触发和感化,从而塑造着自己爱美、知美与会美的心灵。中国的汉字极富姿态,它的点画有粗细、长短、穿插、迎让曰它的结构有上下、左右、向背、开合曰它的章法有紧密、疏朗、条幅、横卷曰它的用笔用墨有逆顺、藏露、刚柔、浓淡,真是五彩缤纷,变化多端。每每读赏,都会获得美的享受曰次次习书, 都能激励对字形美的努力探求和尽情塑造,进而培养优美的心灵心境。
第五,有益于陶情养性,促进身心健康。 习书需要安静的环境,书者必须平心静气,凝神静虑,全神贯注,否则便不能书。所以,习书本身可以除烦燥,去不安,悦身心,既是练气功,又是练静功,也是练养功。无论采取坐姿、站姿,都得力通气畅。 犹如僧者坐禅,武士行功,正是一项健身活动, 因而书法学习可以让青少年更能够静下心来,使自己得到情操方面的教育和熏陶。
思想得到改造,灵魂得到净化,行为得以规范。 正可谓“学书做人”,有益身心。
总之,先生认为书法进校园的活动,过让青少年学习书法,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进学识修养,提高汉字使用书写和培养艺术欣赏能力,陶情养性,有益身心健康。这也是国家开展书法教育的深层内涵。
几千年来, 书法是汉语言文字系统中极为重要组成部分,而书法教育,于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教习,也是一种文化修炼,精神的陶”。 而“丹青少年中国书法大赛”也是响应落实国家开展“书法进校园”,一政策的重要举措, 希望有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参与到本次比赛中来,响应国家号召,领略书法艺术的魅力,争做“书法达人”。
让我们携手如宋凤洲先生一般的关注书法教育的大师,共同期待中国书法教育能够“更上一层楼”。
(人物介绍:宋凤洲,男,1954 年生,河北正定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楹联学会理事、河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河北省现代美术研究会副会长。宋凤洲先生勇于进取,在传承前人书法名家书艺的同时,潜心研究书法理论,并书写了大量的理论文章,这些文章,对当代书坛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作品入选《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当代书法名家楹联墨迹大观》、《中国历代书法家人名大辞典》、《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书画家》等百余部典籍。)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丹青少年名家采访]宋凤洲:让书法教育更上一层楼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14/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