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吴家贵,世界华人艺术院副院长,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艺术委员,中国书法研究院理事,被列入《中国书坛英杰》书法大家之一。擅长巨幅书法长卷,其力作有80米长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书法长卷、29米长北京奥运会《奥运赋》、1008米长《盛世腾龙》、60米长《天下彝人》书法长卷等,及《老子道德经》、《金刚经》、《莲华经》等小楷长卷。
初识吴家贵先生的人,只觉他是位十分儒雅可亲、有些仙风道骨的先生,待看了他的书画,才会恍然:那份温和淳厚之下,原来是有吞吐山河、蕴含气象万千的胸怀气魄的——吴家贵擅长巨幅长卷,从60米长的《天下彝人》到80米长的《圣教序》,从29米长的《奥运赋》到1008米长的《盛世腾龙》,从《老子道德经》到《莲花经》,无一不是“大书”。11月16日,吴家贵先生应邀到南宁出席一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访谈吴家贵先生,自然是从他的“大作”谈起。
“善”孕育大世界
吴家贵的作品中,有一书法横幅“上善若水”,懂书法的人都知道这几个字不太好写,因为“善”、“若”的两个“口”不太好处理,而吴先生把“善”字写得很大,“若”字写得较小,巧妙地把“两个口”错开了,还凸显了“善”字。两个“口”字,都是开口的。吴先生释义说:“这是取‘笑口常开’之意。不管是对生活、对事业,还是对国家的发展,我们是不是都应该充满笑意呢?上善若水,就是要与人为善,怀着慈善之心,和谐社会就应从善做起。”
艺术家的情怀,总是透过他的笔墨呈现的。一个“善”字,道出了吴先生一生的艺术情缘。
自出生到9岁时,吴家贵都生活在家乡云南武定的一座寺庙里。“那座庙里有石头雕刻的龙,雕花门窗上有精美的木雕,上面雕刻着各种字体。欧阳中石大师曾经问我,你的老师是谁?我告诉他,除了家传和您之外,我的启蒙老师就是那座庙,不知不觉中我的艺术根基就在那里形成了”。
庙宇里虔诚的文化氛围熏陶了吴家贵的童年,也影响了他一生“从善如流”的艺术气质。他说:“大事总是从小事做起的,基础很重要。我的那些被称为‘创世之作’的作品,都是几十年心血的结晶,苦苦追求之所得。善本身就是一种爱,有了这种爱,你就会由小到大、志存高远,自然、自发、由衷地去创作‘大作’,表达你心中的大世界,而不是哗众取宠。你看一个简单的‘大’字,它的形就是一个奔跑的人,人虽小,但志气大。在几十年的书法实践中,研习古人书道,广取博大,是我终生孜孜以求的。对我而言,每天都是熔炼,不断挤压自己,才有付诸笔端的‘大书’和‘大作’。”
笔墨当随时代
几十年来,无论是从军、教书育人还是涉足政坛,吴家贵都没有停止过对书法艺术的孜孜追求。业余时间他读书,临帖,悟道,创作,探索书法艺术之真谛。
“书法创作应师古开新。离开传统讲创新,创不了真新;离开继承讲发展,是空想的发展。”创作每一件作品时,他在传统功力上狠下功夫,力求“到位、有味”。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旭宇在点评吴家贵的作品时道:“就艺术来讲,他是有自己的追求的。这种追求是从中国书法传统博大精深中汲取营养的。”的确,在理解、把握传统的精髓基础上,吴先生追求美的线条、美的造型,美的节奏、章法和气韵,给人以情的感染,美的享受。看他的长篇巨著《盛世腾龙》,你会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
《盛世腾龙》是吴先生潜心10年创作,于2009年完成的巨型书法集,三大本精装巨册长118厘米、宽58厘米、厚48厘米,以金黄、紫蓝、菩提黄三色绢布装裱,整套书法集用国内著名雕刻大师制作的香樟木箱存放,箱体雕刻六龙腾飞,象征共和国60华诞、风调雨顺和繁荣昌盛,书和箱总重约350公斤。
翻开书法集,只见三尺整张开幅的宣纸上每张书写着一个大大的“龙”字,整整1008个!这些“龙”,或古朴,或张扬;或灵动,或庄重;或奔放,或含蓄;或清新,或奇巧……除了世人熟悉的篆、隶、楷、草等书体外,还有纳西文、巴蜀文……诗、书、联、印相得益彰。
吴家贵介绍,他一方面借鉴了古人之书法,另一方面也为这些龙字赋予了时代特征。
1008幅,无一字雷同,真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如何能做到?对记者的疑问,吴家贵笑着解答:“创作用了10年,事实上这是几十年功夫的积累。我从小就对龙感兴趣,一直对龙文化痴迷不已。创作这些作品时,我才发现自己童年生活过的庙里,那条石龙的雕刻法,和北京雍和宫的石龙竟然是一样的。”
“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飞天那天,我一宿没睡,非常高兴,第二天天一亮,提笔写了个‘龙’字,那个‘龙’字就像壁画上翩翩起舞的飞天,像飞龙在天。之后,北京要举办奥运会,我觉得艺术家应该为国家、民族做点事情,就决定书写不同的‘龙’字。之所以选择‘龙’,我觉得这个字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蕴涵。‘龙’不能光有形,还得有神。为了写好龙,我先研究国学,用国学思想、理念来支撑‘龙’字的骨架。”吴家贵回忆,为了写出“龙”的神气,10年间他遍访祖国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到庙宇里求教于高僧大德。“采撷百家成神龙,铁杵磨针苦练功。书道变换在笔墨,心灵潜力本无穷。”书法大家王景芬的诗句真切地描绘了吴家贵的创作历程。
“大千世界的龙,不写在千字以上,不足以体现中国龙的气魄。不知不觉中,整整写了1008个。这是个吉祥数字,华夏民族要大发展,时代要大发展。”吴学贵说,《盛世腾龙》的创作,有1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其中,“集中了中国艺术家的集体智慧”,“龙是一种看不见的精神力量。世界不论什么民族,都追求和平、和合共生,龙的和谐精神走向了世界。我希望有一天它能成为国宝大书,流传子孙后代”。
以清净之心创作
吴家贵另一幅2008个字的书法长卷《奥运赋》,是经奥组委推荐,用行书书写著名翻译家、辞赋家王金铃先生创作的赋文。这幅作品问世后被称为“奥运史上第一长赋”,全文镌铸在近一万公斤重的奥运纪念钟上,作品还被国家奥运大典收录。在这一长卷中,吴家贵用书法延续了龙的精神。大概是因为这一缘故,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时,他成为代表中国书法界的两位火炬手之一。
看《奥运赋》的局部,当中一小段“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出现了两次,书写表现也不同,吴家贵解释说:“第一个‘想’字小小的,还没实现;第二个‘想’字,是浓浓的想,高远的想,百年梦想终于实现了,所以笔墨浓重、酣畅。在创作中,我的笔端是渗透着中华儿女梦想成真的激情。”
都说“一字见其心”,吴家贵对“龙”的痴迷,让人们看到了他的高远情怀。吴家贵坦言,自己很喜欢高尔基的一句名言:“谁要当作家,谁就必须在自己身上找到自己——一定要找到自己。”
“艺术家也一样,要在作品中找到自己。”吴家贵说,“我在书法中找到了一种清净的心态。这种心态来自国学,来自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古今融合的民族精神。艺术创作有了清净之心,就什么都能包容,对世界包容就会有爱,有了爱你的作品才有灵性。每当我拿起笔,心态大不一样。我对书法的爱,其实是对先贤的爱,对民族精神的爱。所以,我的书法作品中,更多的是表达我对传统文化的感恩之心、缅怀之情和孝敬之意。”
两个多小时的访谈,吴家贵先生神采飞扬。他说:“在我的身上,没有累字。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很年轻,喜欢穿色彩鲜艳明快的衣服。我还非常喜欢花草,你看植物的叶脉上,好多都是‘人’字形,植物也是有灵性的,清净下来,你可以和大自然对话,还可以听见花朵在唱歌。”
吴家贵还喜欢木头,喜欢研究木头上古老的镌刻。此番来南宁,就是要和广西的艺术家们研讨木文化。数次来南宁,他喜欢南宁的美和绿,他特意找来一本关于广西人文地理的书来细读,还在南宁市区地图上,找出了160多个有“龙”字的地名。他说:“广西是一条大龙。龙是风,龙是雨,龙是电闪雷鸣,风生水起北部湾,无论从天时地利上,还是从国家发展战略上看,广西这条西部巨龙都要腾飞了。作为一个艺术家,有这样的机缘见证它的腾飞,是一件很欣慰的事。我很乐意为广西书写一个大大的‘龙’字,愿它扬帆起航飞向世界。”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丹青少年]名家评委吴家贵:书法里的大世界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1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