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庆是当代当之无愧的书法大家;是国内最早提出回归“二王”、回归经典的书法家之一,并在创作、教学、雅集中身体力行;是国内最早以个人名义召集雅集的书法家,多年来成功的召集了在中国书坛具有重大影响的雅集活动,为当代书法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张荣庆桃李满天下,多年来带出了诸如:刘洪彪、陈洪武、张旭光、苗培红、丁振来、王学玲、李有来、龙开胜、稽小军等中国书协理事级学生数十人,中青年书坛精英学生百余人,在中国书坛构成了强有力的“张家军”。张荣庆还以藏书闻名于书坛,曾被评为北京市家庭藏书明星。
张荣庆,1938年生,河北安国人。1964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系。1979年调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文艺部编辑。1984年转中国书法家协会,曾任中国书协研究部主任,主要从事全国书法学术活动之组织及理论研究工作。历年来,策划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全国书学讨论会。主持编辑出版了多部书坛经久不衰的著作。还多次策划组织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已有著述多种行世。现为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人物:张荣庆 薛元明
薛:回顾您的个人经历,书法为什么最终会成为不二选择?
张:我今年已七十二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回顾大半生,从建筑设计转行到书法,尤其是后者所耗精力巨甚,苦中有乐。既然喜爱书法艺术,为之付出理所当然。先贤有句:活到老,学到老。我素喜静,平时不爱走动,也不善交际,唯读书上瘾、读书成癖。虽然严格地来说,我于书法是“半路出家”,其实在青少年时便热衷于此。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余之耽耽于此者,聊以自娱耳。”特殊的经历,常常使我的心态趋于平静,排除一切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的做法。书法本身就是急不得的事,只有慢工出细活。这些都符合启功老先生的“有意用功、无意成功”的思想。
薛:在当今书坛您是最早的民间雅集召集人,也是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您召集一系列雅集活动,主要目的和宗旨是什么?
张:我这几年举办的系列雅集活动计有2004年华宝雅集,2005年竹苑雅集,2006年小汤山雅集,2007年大兴雅集,2008年惠尔雅集,2009年渤海雅集。2010年还要办。计划每年办一次,这种大型活动,一是要办精一点,二是持续下去,有个累积效应。通过目前的这一系列雅集活动来看,影响持续扩大,学术品位也不断提升。这并不是我个人刻意抬高,而是有目共睹。举办雅集的基本目的是以书会友,广结墨缘,澄心论道,取长补短。朋友们在京城共事,咸以翰墨结缘为重。大家共同营造一种平等、宽松、融洽的氛围——不论职位高低,年龄大小,平起平坐,相互砥砺,切磋艺事。这其实已是共识,可以看成雅集或者展事活动的宗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成天疲于奔命,活的很累。我觉得,在紧张的公务之余,举办一些所谓的“文人雅集”活动,书法上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且有益于身心调节和增添生活情趣。同时通过这种激励方式,注重学养,注重人品,注重功力。虽为老生常谈,实乃无数先贤得以深入堂奥,达于高境界的经验结晶。而且在现代生活中,必须要遵守所谓的“游戏规则”,玩的高雅,玩的巧妙,玩的精致,可以在历史中站住脚,可以通过这种雅集方式来感悟领略。我曾在相关文章中和很多场合说过,“学书法绕不过二王”,距今1700多年前的兰亭盛会,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玩的最可爱、最高超、最潇洒、最地道的雅集,所以我们的雅集活动也是弘扬“兰亭”精神的一种方式,最终目的就是致力于传统继承和发扬。
薛:作为前辈,您认为一个书家走向成功要具备哪些条件?
张:书法家成才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很多偶然性,走向成功有非常复杂的因素。古代判定以为历史学家是否合格,常以“才、学、识、德”等四项来衡量。我以为这四个字完全可以用来衡量书法家。“才”是基础,资质是与生俱来的,“学”就是要努力,掌握历史和前人遗留下来的有关学问,“识”即是很高的见地,“德”就是个人修养、品德。四者缺一不可。同时还有环境和机遇等偶然因素。书法家要朝这些方面努力。很多细节前面已经说过。成功是一个整体概念,不能片面地来理解,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不能急于求成。
薛:您有很多成功的学生,这与您的教导是分不开的,能否谈谈您的教育心得?
张:我大学毕业后,再也没在大学或研究机构待过。现在好多高等院校都有一套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我没有。所以我对同学们讲,我的教学方法是土办法,以实际成效为目的,现在看效果还可以。我的心得是:首先,因材施教;其次,掌握书法史,宏观把握,微观细扣;再次,强调字内功与字外功,字内功练字,字外功练心,练心放在首位。书法要靠学养来补充,不然的话后劲不足。
薛:2002年您被评为北京市收藏明星,当时情况是怎样的?
张:当时居委会的老太太知道我家的书多,把情况报到街道,由街道报到西城区,再报到北京市,评出80多个家庭藏书状元,又从中选出15名明星,我是其中之一,这荣誉是无意中得到的。早年一个月只有几十元工资,没有藏书的条件,后来经济条件稍好一些,到书店就不会空手而归。2002年的时候,藏书突破了万册。我觉得,读书对写字的滋养太重要了。
薛:听说您很擅长烹饪,这么忙还要身体力行吗?
张:我爱做面条和鱼。写字我不敢说好,做面条和做鱼我却很有自信。除了做菜,我喜欢陪外孙与小孙女一块看动画片。我在昌平有个院子,平时帮老伴种点蔬菜,我从农村出来,现在又回归大自然了。书家应该多元尝试,体验生活,体验人生,会是书法变得更加有内涵。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丹青少年名家评委]张荣庆:当代当之无愧的书法大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14/2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