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问我毕业于哪个大学时,我在回答之余,常常想起我中学时代的政治老师李培森先生。
我把自己报考人民大学哲学系的荣光主要归于他,没有他,恐怕我不会报考人民大学,更不会报考哲学系。
1982年秋天,我升入了江苏省前黄中学高中部,我初中三年即在此学校度过,学校是江苏省大大有名的乡村中学,1950年代即大大有名,离我家大约6华里。
我升入高中时,学校新调来一位政治老师,大名李培森,出身苏州望族,是文革前人民大学的高材生,后因中国当代历史上那些众所周知的政治变故,成了中学老师,辗转到了我的母校前黄中学当政治老师。
李培森先生1950年代毕业于人大党史系,其实应该长于历史,后来我高考历史得了97分,单科位居全江苏省第一名(李老师告诉我的),让李老师很自豪。不过,李老师到前黄中学,首先教我们高一的是政治。
李老师大嗓门,还讲着口音很重的普通话,但却极其有激情,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极有诱惑力。
从李老师的讲课中,我们不仅学习了最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的常识,虽然李老师讲课很有激情,常常讲得让年轻的我们热血沸腾。但是,仅仅这个,李老师是不会让我们牢记在心的。
更主要的是,激情之外,李老师以其丰富的知识,向我们打开了课本之外的世界。
比如,因为李培森老师,我上高中时知道了高清海先生,至少知道了所谓实践马克思主义这样的名头,后来我考上人大哲学系,才知道,1980年代中后期,高清海先生其实是当时哲学界的领军人物,其学术研究水平,代表着当时中国哲学界的一个高度。
我后来跟朋友聊天,聊到人生之幸,我说,还有比一个懵懂物质的乡下顽童,在他刚接触某类知识的时候,便得窥当时最高水平的人和事,即便是皮毛,哪怕皮毛都不够,也是一种幸运。
我的幸运,就在于我的中学老师竟然把课本里没有的、在那个年代代表中国哲学界最高水平的人介绍给了我们这些乡村顽童!
须知,我们那个年代,高考是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的独木桥!
我今天都很难理解和相信,一个乡村中学的政治老师,竟然能够将他所在那个时代代表最高学术水平的人和他的理论——哪怕是皮毛——介绍给我们这些人!
还有比这样的教学与时俱进的么?
当然,当时作为中学生的我并不知道,我们同时在接触到的竟然是那个年代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虽然,这些讲授并没有作为考试要求,但却至少影响了我。
1985年,我高考填志愿,推却南京大学等高校的有利招考条件之后,我首先填的是吉林大学哲学系!
无他,因为李培森老师当年对于高清海老师的推介。
当然,后来因为我父母的反对,我最终选择了人民大学哲学系,很大程度上,也是李培森老师的功劳。
作为人民大学1950年代的毕业生,李老师从来没有向我推荐过吉林大学,相反,他倒是真的向我推介过人大,并建议我报考。
我后来在父母老师的压力下,撤回了吉林大学的志愿,报考了人大哲学系。我的父母和李老师都以此为荣耀。
后来几次返校,尤其校庆见到李培森老师,我内心常怀感激之情,虽然从未去他家探望过,但每次李老师见我,也总以我为自豪,他记得我在学校的各种聪明愚笨的做法,总是跟我聊起我们之间忍俊不禁的往事。
开怀大笑之余,我常常想,现在的中学老师,还有谁能够跟上所处时代最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并介绍给自己懵懂无知的学生分享的?
我从来没听说过。
直到今天回想往事,我依然恍然如梦,李老师当年怎么就给我们介绍到了高清海?中学政治课本里可根本没有这个人的,教学大纲也完全不是这样的,李老师可真的没有按教学大纲走。
但李培森老师后来竟然成了前黄中学的教导主任,他也是在教导主任任上退休的。
李老师教过的学生很多,但他给我打开了全新的世界,如果没有他讲的那些,哪怕多粗浅,便没有今天的我。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李培森,是我我中学时的政治老师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14/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