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中职体育必须正视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教学现状问题,把握学生个性化发展方向,迎合学生的喜好和需求,注重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创设翻转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基于中职体育教学中的矛盾展开论述,探讨学生学习积极性缺失的主要原因,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关 键 词] 中职体育;学习积极性;兴趣教学法;教学策略
[中圖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8-0020-02
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11月发布的关于全球青少年运动趋势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81%的青少年缺乏锻炼,每天锻炼时间少于1小时,运动形式诸如慢走、玩耍、集体游戏等基础锻炼项目参与人数也较少。这意味着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主动进行体育运动,从而导致其身体素质与身心健康发展受限。现阶段,在素质教育全面深入、新课程教学标准改革的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学要把握教学现状,明确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重点和内容,在教学中有所侧重,丰富教学实践形式,优化教学策略,从而利用中职生的好奇心和胜负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中职体育教学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体育教学课程目标设置不合理
中职体育教学的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是以学生体能和身体素质这一客观实质为基础而设立的,其难度和标准都建立在正常青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之上。而现阶段,大多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普遍在及格线以下,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导致体育教学两极分化[1]。中职体育教学学生缺乏兴趣,一方面是教师没有深入了解体育课程和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适配性,执着于知识和技巧的讲解,而忽略学生自身能否完成的现象,导致体能较差的学生缺乏课堂参与度;另一方面是学生在体育课之外缺乏有效训练,短期内的强化训练无法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使学生不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相关教学内容,学生在缺乏肯定和自我否定的双重暗示下,学习积极性不高。中职院校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许多体育课程甚至与未来职业发展相关,重点考查和培养学生的身体专项能力。这种体育课程设置虽然初衷是好的,但践行过于困难,局限性较大。中职体育教学课程需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按照学生的水平差异和学习需求加以引导,因人而异。
(二)体育教学的内容忽视学生自主性学习需求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中职体育教学在改革过程中注重目的导向,创新和发展都偏向理想化,脱离了教学主体,一味地以教师设定的标准或体育优等生的表现来设计教学方案,调整评价机制和考核标准。这就对很多有兴趣、动力但运动素质较差的学生造成学习阻碍,,并且这种阻碍在缺乏指导和干预的前提下很难克服,从而放弃体育学习[2]。体育自主性学习不仅是提升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基础,还是学生体育锻炼思维养成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日后坚持体育运动锻炼的精神支柱,也是终身意识培养的关键途径。当下,很多教师很难满足班级所有学生自主性的学习需求,从而在教学中一概而论,以班级平均水平为相对标准来调整教学难度,这就导致水平线之上的学生能力难以提升,水平线之下的学生学习困难重重,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体育教学模式单一的局限
学生对体育学习没有兴趣,教师也要反思教学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相关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成效。传统体育课堂教学节奏基本走上两级化,要么是教师强迫式示范教学,督促学生学习;要么是放养式教学,让学生自由活动。这种情况就是由于体育教学模式缺少趣味性,从而导致学生缺少学习兴趣。现阶段,体育教学改革要改变教学模式影响学生课堂参与度这一问题,通过优化教学方案设计,丰富教学实践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3]。
二、提高中职体育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关措施
(一)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结合职业发展制订教学方案
中职体育教学相比较一般中学体育来说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在体育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能够融入、渗透相关专业元素,既有助于专业技能培训,也有助于学生自身职业素养的发展[4]。比如,对会计、文秘、编辑等职业需要久坐的学生,可以注重拉伸、护眼操、关节舒缓、全身热身等基础训练;对机电、化工、建筑专业的学生,可以开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高强度竞技运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锻炼反应力和动态视力,提高工作的精密性。在体育教学中,要开展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未来职业发展特征明确教学要素,在常规教学内容之外渗透学生感兴趣,并有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教学项目。这样一来,在教学趣味性的提升上就能够更好地迎合学生喜好和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比如,游泳、跆拳道、滑轮等休闲体育项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一些游戏性较强的体育竞争项目,如两人三足、跳大绳、斗鸡、抢旗等活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提高体育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充分活跃起来。
(二)迎合学生兴趣,重视学生体育爱好培养
中职体育教学要想培养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要找到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导向的教学内容。众所周知,学生对喜爱的事物有长期的学习动力,中学生由于认知水平和知识视野发展受限,教师在这方面能够有很广泛的教学空间[5]。比如根据奥运会直播或经典比赛来重现体育竞技的魅力,在乒乓球、篮球、排球等教学项目开展前,通过相关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燃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又比如,根据学生的喜好和个人发展目标,向他们介绍不同运动项目对身体的积极影响,如卷腹、俯卧撑、平板支撑等无氧运动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强健的体态;慢跑、游泳、健身操等基础有氧运动能够提升心肺能力,让生活充满精力。教师根据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方向来明确教学目的,能够有助于课堂师生互动,让学生充分了解体育学习和运动的重要性,提升学习积极性。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策略探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8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