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中职校德育课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校德育课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将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需要。研究性学习是中职校德育课教学模式的新尝试、新探索。主要介绍研究性学习在中职校德育课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对其实施进行了探索。
[关 键 词] 德育课;研究性学习;重要意义;“四个转变”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2-0064-02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以学生个人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为基础,根据事先安排的个人学习方式或者是小组合作方式,对需要学习的专题进行选择和确定,在学习过程中对有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及处理,深刻体验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达到提高运用综合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小组团体合作学习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根本途径。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不仅对拓宽学生的视野方面非常有利,而且还能促使知识及能力之间的相互渗透及相互提升,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科学态度非常有益。最近几年,很多的中职校老师在德育课教学中都开始尝试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
一、中职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知识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对德育课不感兴趣,课程中的一些理论较深奥。所以,教师不能只讲解概念和原理,否则学生就会对理论理解模棱两可。研究性学习倡导的是学生从确定的学习专题探究过程中得出学习结论,学生通过个人自主探究或者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对学习专题进行调查、讨论、整理,同时,学会利用课本的原理、观点去分析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原因,从而取得较大的成功与收获。这样,就不知不觉地把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有机结合,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具体到抽象的认识飞跃。正是这种研究性学习方式的驱动,学生自始至终都参与了学习过程,其中,有合作、有交流、有讨论、有分歧、有艰辛,也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把课堂变枯燥为生动,把原理变抽象为具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有利于增加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职校德育课要调动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光讲理论是很难做到的,所以要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对学习专题的探索,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共同体验,用事实讲道理,加强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这样就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研究性学习的专题来源于社会现象,,很多还可能是学生以后要面临的现状,所以对于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的专题就很吸引他们;其次,研究性学习的专题内容具体、形象、生动,没有那么抽象的公式和理论等,符合中职生的个性特征,学生参与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再次,研究性学习倡导的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扮演的是“演员”,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的“导演”角色。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主动性特征得到了充分体现;最后,在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专题探索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度也成为学生考评成绩的重要依据,这样学生学习专题的参与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德育课教学中,学生不仅应该掌握现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观点,即“是什么”,可是不能仅限于此,学生还应该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办”。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相比,二者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模式是教师“单向性”地传授知识,要求学生生搬硬套地掌握很多抽象的概念、内容复杂的知识和拗口的原理和道理。只是简单地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属于创新能力型教学模式,侧重于学生从确定的学习专题中去探讨、去交流、分析和解决问题,是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的合作学习,对学习专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形成自己對有关问题的独到见解,从而真正地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职校德育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真正践行“做中学”和“学中做”的教育理念,切实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切实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情感,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方式
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让学生带着学习专题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去理解、分析、探讨,将课内知识拓展到课外,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真正体验了学习的过程,感受到了学习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真正体会到了相互学习、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同时,研究性学习具有自身的特点,即在探究性及开放性方面非常明显,能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方式,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获得很大的提升。
二、“四个转变”开展中职校德育课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
(一)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对于中职校学生而言,不管在其身心发展状况方面,还是在知识结构上,亦或是社会生活经验等方面,均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他们具有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这种能力。基于此,广大德育课教师需要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树立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和导师的观点;培养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的观点;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积极为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不再受制于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对教育教学理念研究和更新。切实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内在学习动力,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师生地位的根本性改变,营造民主学习气氛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中职校德育课开展研究性学习之我见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