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过把新教材观融入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堂教学,对《“丑毛毛虫的蝴蝶梦”之形状补间动画》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让学生开展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为取向的学习活动。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问题设计,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应用已有的知识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性。
[关 键 词] 新教材观;自主学习;教学资源;形状补间动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2-0145-01
作为职业学校一名年轻的计算机教师,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目前使用的部分教材已满足不了学生逐渐高涨的求知欲望。怎样改革课堂教学,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共同问题。
一、补充教材,课堂教学生活化
教师若发现在现有的课本之外,还有其他相关的有意义的材料,就可以将其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材料相互补充。例如,本课是项目“丑毛毛虫的蝴蝶梦”之“任务四形状补间动画”一节。通过观看网络视频:“动物世界——丑毛毛虫的蝴蝶梦”,引出形状补间动画。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通过自我探究和小组协作的方式,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基本原理,完成“丑毛毛虫的蝴蝶梦”项目中“卵→虫→蛹→蝶”形状补间动画。
二、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多样化
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不同于普通中学的学生,他们一般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得当等。因而,在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上应多样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本次课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一)情景创设法
通过观看“动物世界——丑毛虫的蝴蝶梦”的视频来创设真实的学习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任务驱动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完成项目的一个又一个任务,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演示法
对于学生在操作中难度较大及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部分进行广播演示(穿插在任务解决的过程中)。通过演示让学生由此及彼地掌握类似的操作,演示教学是教学课堂中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学习法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法主动构建知识,激发求知欲;通过组内的讨论及互助共同掌握形状补间动画制作方法及技巧,体会集体合作学习的愉快。
三、项目引导,教学过程精细化
根据职业教育的需要和本课的学习目标,本课以项目“丑毛毛虫的蝴蝶梦”之“任务四形状补间动画”一节为中心,设计了多个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理实并重,通过“基础篇—提高篇—拓展篇”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达成学习目标。
(一)基础篇
【任务一】“卵→虫”形状补间动画。此任务主要以教师示范演示为主。教师首先示范“卵→虫”形状补间动画,让学生明确操作的重点是打散形变对象,,从而掌握本课的学习重点——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与联系。
【任务二】“虫→蛹”形状补间动画。此任务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若有问题可通过观看学习视频进行查漏补缺。
(二)提高篇
【任务三】“蛹→蝶”形状补间动画。此任务主要以学生相互的协作学习为主。学生根据“课件小助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协作学习,明确“蛹→蝶”的形状补间动画中“添加形状提示”的重要性及应遵守的原则。
(三)拓展篇
【任务四】给完成的任务三动画添加说明文字“卵→虫→蛹→蝶”(文字变形动画)。学生通过专题学习网站提供的资料,自主完成从图形的形状补间延伸至文字的形状补间动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四、突破局限,教学手段新颖化
在本节课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很高,充分理解了逐帧动画、形状补间动画、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及联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学生对形状补间动画原理的理解掌握较好,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中,基本掌握了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要领和步骤。本课突破了传统的Flash动画课堂教学,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
(一)项目教学周期长,作品收发困难大
传统解决方法及优、缺点:(1)教师机管理系统:操作简单但收发不齐,学生机重启后必须重发。(2)FTP:传输快但每次必须启动相关软件并设置FTP服务器。本课创新设计:利用专题学习网站提供的“资料下载”“作品上传”功能,只要开通网络,便可进行素材下载和作品上传,且便于后续学习作品的完善及修改。
(二)学生学习差异性大,学习目标达成率不高
传统解决方法及优、缺点:教师示范操作、教师巡视辅导。部分学生观看操作演示仍不能独立完成作品,教师巡视辅导也不能发现每位学生的每个问题。本课创新设计:教师示范操作、小组协作学习、学习帮助视频、教师巡视辅导相结合,突破教學重、难点,力求让每位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三)课堂学习时间有限,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传统解决方法及优、缺点:布置课外作业,但是对于作业的收取及批阅较少或根本没有,作业环节形同虚设。本课创新设计:学生可利用“专题学习网站”中“学习资源”“网络教程”等在课余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利用“互动交流”进行师生问题探讨;利用“评价网站”展示作品及投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行知教育论著百篇[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
[2]赵呈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巧用“四化”方针, 提高职校计算机课改效益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