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时代也在飞速发展,在庞杂和丰富的信息环境中,如何保证中职院校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这就需要中职院校教师进一步研究(探究)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宽松、快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促使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教学模式,不失为切实可行的手段之一。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中职院校;职业道德与法律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2-0181-01
在中职院校课程目标要求下,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不仅仅要求只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专业技能,而且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因为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和转型期,也处于迷茫期,他们从初中升入中专,文化基础薄弱,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和社会能力。另外,青少年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征发展不成熟,于是在他们的好奇心和渴望被社会认可的作用下,常常会产生一些过激的行为,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扭曲。
信息技术如此迅猛的发展,不仅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广阔开放的空间,而且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何在职业道德和法律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在教师授课中引导、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基于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提出了几点看法。
一、目前中职院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教学现状
首先,学生上课兴趣不高。中职院校的学生上中专的目的是学好一门技能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因此学生普遍认为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对他们的提升帮助不大,认为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他就读中职的愿望有较大偏差,从而导致他们产生抵触心理,上课的兴趣也不高。其次,教师上课方式呆板,目前中职院校的学生都是“90后”甚至是“00后”,“90后”“00后”的学生思维比较跳跃,比较不愿意接受教套的教学模式,但是目前中职院校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普遍还是处于比较死板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束缚中职院校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加深了学生的抵触心理。最后,目前中专院校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并没有针对不同专业进行不同的授课,而是采取了统一形式的授课方式,不能使学生和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有效结合,脱离了学生所学的专业来谈职业道德,甚至有的学校为了确保专业课的授课时间,从而放弃了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教学,导致中职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信息技术下完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的策略与途径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广阔而丰富的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把大量的信息知识转化到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接触目前的时事,把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直观化,把学生听课行为从被动到主动完美地过渡;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挖掘背后的知识与寓意,增加和拓展学生的教育视野,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保证上课质量和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增加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成为学习的有效主体。因此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建立一个班级甚至是全年级的微信交流或者QQ交流平台,师生之间采用平等的方式在微信平台中畅所欲言,教师可以在交流平台给学生提供思路和话题,让学生分析或者找到相关的内容,然后自由阐述,结合自身实践的经验,教师可以建立关于职业道德的论坛,这样有利于学生和教师设置热点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发表见解,比如在“3.15消费者权益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关的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针对“3.15”晚会中的案例进行评价,进一步加深教学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灵活运用意识
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術将会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因为中职院校的教师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上课时不仅丰富了授课内容,而且还能创新授课模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此同时,学生不仅对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产生兴趣,而且帮助拓展学生的思维范围,从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自制力和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不强,因此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提醒,或者教师可以演示基本的操作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
三、总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利用信息技术参与到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过程中,无形中给课堂教学带来新鲜的空气,给教师授课带来便利,给学生学习带来兴趣,但任何教法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灵活运用,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借力为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学生自身行为的规范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而较好地实现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养成、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慕祎.信息传媒时代下的中专职业道德教育[J].中国报业,2013(10):137-138.
[2]黄惠珠.巧用案例教学法优化中职德育课教学:以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为例[J].科技信息,2012(19):286-287.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基于信息技术的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创新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