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发送到桌面 | 新课程征稿函下载 | 万方网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杂志下半年版面收稿中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方言来帮忙,有趣更有料

2017-07-17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摘 要] 方言土语是语文教学可以利用的一种非常宝贵的本地课程资源。从同音字书写、古代文化知识积累和古诗词格律鉴赏三个角度出发,举例分析宁波方言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关 键 词] 宁波方言;中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8-0064-01
  说起方言,或许我们马上会想起贺知章的“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难改,唤起的是浓浓的乡情和亲情。著名语言学家、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钱乃荣先生曾说:“方言是最自然、本质地表达中国多元文化的根基。”可见,于情于理,方言都有着普通话所不能替代的意义和价值。
  就中职语文教学角度来说,巧借宁波方言辅助教学,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可以弥补普通话的不足,可谓有趣又有料。
  下面,从三个角度来看看如何运用宁波方言巧解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一、妙用方言,有助于避免同音字引起的书写错误
  有关统计表明:不加声调区分,汉语共有416个音节;若加上声调,汉语总共也才1319个音节。有人以《新华字典》第10版所收汉字为调查对象,发现这些音节共可对应8684个汉字。由此可知,汉语必然存在不少同音字。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受同音字的干扰,加上语义理解不清,一些学生容易写错成语。例如,“和盘托出”的“和”,学生易写成“合”“迫不及待”的“及”,学生就更容易写成“急”。这时,教师常规地解词释义固然重要,但是若能从听感上就把它们区分开来,岂不更妙?普通话中,“和”跟“合”“及”跟“急”,声韵调一模一样,而宁波话却能有效区分。教师不妨让学生试着用宁波话念“和气”“联合”“及格”“紧急”四个词语,再用寧波话念上面两个成语,学生必定记忆深刻,不再混淆。
  由于现代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和多音节化,双音节以上的同音词数量并不多。然而,少量一字相同一字音同的双音节词已经足以让学生学习起来倍感棘手。例如,“权利”和“权力”“品味”和“品位”“意气”和“义气”“定金”和“订金”“侦查”和“侦察”等,发音完全相同,意义容易混淆。教师若用普通话讲授这些词语的辨析,还得将其中的同音字重新组词才能说清,一来麻烦,二来学生容易听得走神,完全不如用宁波话念来得简洁明了。
  二、妙用方言,有助于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
  现代汉语方言和普通话都来自于古代汉语,古汉语中许多词语在普通话中已经消亡,而在宁波方言里却还存在。如果能联系宁波方言来学习这些词语,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领略古代语言文化。
  例如,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一句“臣请就汤镬”,这里的“汤镬”课本有注释,是古代一种酷刑,学生不难理解。只是这个“镬”字是个冷僻字,学生不易识记。其实,“镬”和“鼎”都是那时候的大锅,区别在于“有足曰鼎,无足曰镬”,鼎有三只脚,而镬没有。有趣的是,今天宁波方言仍然称“锅”为“镬”,可谓古色古香。此外,宁波章水镇有一个藏于四明山深处的小村落,叫茅镬村,,村名中就有一个“镬”字,古风十足。因此,教师授课时若能引导学生联系本地器物名和地名来学习,有趣更有料,学生必定对“镬”印象深刻。教师还可顺便告诉学生,今天闽南方言区依然称“锅”为“鼎”,学生对“鼎”这个器物也会有更好的认识。
  三、妙用方言,有助于古典诗词格律的鉴赏
  从古到今汉语的语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声调而言,中古时期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其中,上、去、入都属于仄声调。入声是一种发音短促的声调,一发即收。入声韵尾由三种不同的塞音韵尾/-p/、/-t/、/-k/构成,以此收尾的韵统称“入声韵”。今天,普通话和大部分北方方言都已经不存在入声,所谓“入派三声”,大约在元代,入声就已经被派入其他三种声调中(先是三种入声韵尾归并,再变成喉塞音韵尾/-?藜/入声,后喉塞音脱落,最后并入其他声调)。除了入声消失,平声也在现代普通话中分成了阴平和阳平。因此,尽管普通话也有四种声调,但其显然不能和古代四声相对应。如果我们用今天的汉语普通话去诵读近体诗和词,会发现存在大量平仄不对应和押韵混乱的情况。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卷起千堆雪/一时多少豪杰/雄姿英发/樯橹灰飞烟灭/早生华发/一尊还酹江月。
  韵脚为物、壁、雪、杰、发、灭、发、月,如果用普通话读,韵母分别为u、i、ie、a、ie、a、ue,完全看不出押韵,对诗歌声韵美的感受也就大打折扣。其实,这首词押的是入声韵,韵脚都是入声字。
  所幸的是,宁波方言依旧完整保留着古代的入声,只不过入声韵尾统一为喉塞音韵尾/-?藜/。教师不妨教学生用宁波话念一下这首词,特别是押入声韵的八个字。抑扬顿挫之间,学生是否还会觉得方言土里土气呢?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会让他们对词作的声韵和情感有一个更好的体会。
  参考文献:
  [1]刘丽丽.方言:不可忽视的语文教学资源[J].语文建设,2014(2).
  [2]曾广洋.地域方言与语文教学[J].教研天地,2015(2).
  [3]周爱荣.方言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语文教学,2005(6).
  [4]卢偓.现代汉语音节的数量与构成分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6).
  [5]汤珍珠.宁波方言词典[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6]周振鹤.方言与中国文化[M].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曾满祥.中学实用音韵知识[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6.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方言来帮忙,有趣更有料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328.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1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6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5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4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3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上旬中旬下旬安排方向
  • 山西省教育厅行政许可(审批)制度
  • 首届“丹青少年中国书画大赛”延期通知
  • 《新课程》《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字数和出刊时
  • 现代职业教育期刊简介投稿须知
  • 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主办期刊现代职业教育杂
  • 新课程杂志论文借鉴率要求
  • 《新课程学习》是省级期刊还是?知网收录吗?

最新文章

  • 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与人文化建设
  •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创新服务延伸探索
  •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 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研
  • 图书资料如何做好动态管理
  • 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的意义与有效措施
  • 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初探
  •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存的必要性初探
  • 职业技术学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工作探析
  • 论如何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 浅谈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定格动画电影的材料应用形态研究
  • 柏格森时间观念认识论意义及其对意识流小说影
  • 新时代下博物馆展览延伸探究
  • 网络信息如何在图书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路径探析
  • 论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 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万方网论文检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5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征稿进度
  • 投稿须知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