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词] 中职语文;情感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8-0065-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情感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已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由于存在基础差、厌学等现象,往往对语文等课程学习兴趣不高,所以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人际交往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以情境的创设作为学生情感的激发源
生动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一)导语部分的情境创设
梁启超曾说:“用情感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吸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的原动力。”这就很好地说明了用引人入胜的导语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抓住,有的人却抓不住?机会偏爱有准备的人。这里的有准备不仅指有技能有知识,更应该是一种品质和人格魅力。如果你是一位老式列车的列车员,在凌晨两点你有点昏昏欲睡的时候,车厢里有点沉闷燥热,有旅客提出要求,要一杯热牛奶。你会积极地服务旅客还是很不耐烦给旅客脸色看?让我们来看看一位美国黑人学生是怎么做的,他又是怎么靠自身的品质改变自己命运轨迹的?”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热情高涨,积极地去思考。
(二)主体部分的情境创设
为了加深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把握,采取角色扮演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很好方法。《窦娥冤》中,学生带着感情色彩和表演性质分角色扮演张驴儿父子、窦娥、窦娥婆婆,并朗读文章中的精彩对白。这样就将教学内容寄寓到具体形象的情境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对人物境遇及人物所处时代环境感同身受。学生在对白中情绪时而愤怒,时而紧张,时而委屈……深刻体会窦娥所处时代的黑暗,世道的邪恶,窦娥所受的冤屈,官吏昏聩,人民蒙冤呼告无门。
通过角色扮演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入戏”,有效地启动学生的情感机制,去感受和把握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更丰满动人。
二、以文字的传达作为激发学生情感的借助点
(一)引领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名句,引导学生与作品中的主人公、作者形成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
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能激发学生满腔的爱国情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能让学生体会到生之不易和生命的顽强、坚毅和对生命的终极关怀。舒婷的《致橡树》一开始就用了六个否定性的比喻,表达自己的爱情观:既不攀附对方,也不淹没在对方的浓荫下。作者别具一格地提出了“木棉”和“橡树”两个意象,将自己比作一株木棉,跟橡树并肩站立。两人心灵相通,相互支持,共同分担生命的考验,共享人生的灿烂辉煌。教师在课堂上适时提出对“我的爱情观”这一话题的思考,借助舒婷的这首诗所表达的正确的爱情观对中职学生进行爱情教育,以课本为载体构建中职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中职学生感受真正的爱情美在平等独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二)培养学生感恩的情感
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生动感人的感恩素材,涵盖了养育之恩、祖国之恩、自然之恩。中职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知,比如《一碗清汤荞麦面》中母亲伟大无私的爱,对孩子的关爱、教育与支持,支撑整个家庭。母子三人在除夕夜同吃一碗荞麦面的艰辛、坚韧和对未来不懈的努力。教师指导学生去感受父母付出爱的细节,体会这种伟大而高尚的情感,学会去感恩。
(三)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
认识自己是职业生涯规划成功的前提。中职语文教材中,选取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朱光潜的《学业·职业·事业》、王选的《我一生的八个重要抉择》等。这些名人名篇能够促进学生分析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我。
三、以多媒体影像作为学生情感激发的感触点
语文课堂借助多媒体影像能够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形象更立体。“用视频在很多时候远远比单独拿嘴巴说的效果好很多倍,更能打动人”。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影片,学生能感同身受剧中人物的情感。在课文中读不到或者没有注意的细节在多媒体影视中,学生都能观看体会到。
80版影视资料《红楼梦》在《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节中播放了一个慢镜头,就是剧中大家看王熙凤的眼神。王夫人看王熙凤是满眼的赞成,而邢夫人则是满眼鄙视,又厌恶。邢夫人是王熙凤的亲婆婆,二人都是宁国府的人。为什么邢夫人用这种眼神看王熙凤呢?学生可以很好地去体会、感受贾府统治阶级上层之间的地位差异,和由此带来的突出矛盾。
通过影片的播放,理解起来有点难度的课文变得有声、有色、有情节、有画面,,学生易于接受,印象自然也比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要深刻许多。
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总结其一生的教育研究与实践经验指出:“教育要心理化”。这句既精辟又深刻的话语充分揭示了教育的本质规律。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铸就他们的高尚人格,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协调的发展。因此,教学过程必须“走心”,教师用心去教,让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让情感教育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助推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