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Auto CAD是目前机械企业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制图软件,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中职院校在Auto CAD软件教学中没有和企业生产实际有效结合,学生软件应用的能力不能很好贴合企业的岗位要求。在对中职Auto CAD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Auto CAD课程教学模式的思路,阐述了校企合作对课程改革的意义和效果,,为其他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校企合作;Auto CAD;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8-0070-01
一、中职院校Auto CAD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底子薄、学习被动、方法单一的问题,学习的主动性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另外,一些中学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视不够,因为教学条件的欠缺导致学生计算机使用能力不足,对需要全程使用计算机的Auto CAD课程学习感觉吃力,存在软件学习“先天不足”的情况。
(二)课程教学没有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本质
(1)目前中职院校使用的教材仅注重对软件的介绍、绘图编辑命令等基础知识的阐述,缺乏对具体实际操作实例的讲解,不便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教材的实用性不强。(2)中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理论能力强而企业实践经验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对软件基本技能操作方法的教学指导,没有与企业实际生产相结合,软件应用还停留在简单抄图的阶段,不利于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学生对企业生产的概念模糊,与企业实际需要的零件设计及绘制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课程教学没有与校企合作紧密结合
近几年中职院校注重加强产教融合,在机械专业建设方面校企合作较为广泛,但是在具体课程的建设中“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落到实处。以CAD课程为例,学生在校仅限于进行简单的命令操作和绘图训练,没有到企业进行绘图的生产实践。到企业应聘上岗时,对实际生产的零件实体设计感觉陌生,零件图的画法、三视图的分析等基本知识没有得到充分训练,不能适应企业生产。归根结底,学生的课程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脱节,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二、Auto CAD课程校企合作的教学实践
(一)调研企业需求,确定课程标准
通过与知名机械企业合作,到企业调研设计人员掌握Auto CAD應用能力的岗位需求,制定CAD课程的教学标准,使课程标准涵盖设计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明确CAD课程的培养目标,促使学生通过在校的三年学习,在掌握专业知识、就业技能的基础上,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二)组建校企合作CAD课程教学组
教学组是进行Auto CAD课程讨论、教学研讨的组织结构,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与管理经验的优秀企业专家、课程专家和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在实训中,学生独立完成产品的设计、绘图、仿真、数控加工程序等高级技能的应用训练,丰富实训内容,拓宽知识面。学校教师和学生一同学习,充分了解企业对学生的CAD技能要求情况,提高实训的针对性,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加强企业实践,实现无缝对接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企业作为CAD设计教学的实践场所。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到企业生产现场了解产品的结构、设计要求、生产情况等,实施以师傅带徒弟的“新型学徒制”,让学生参与企业的设计开发工作,学生感受到真实的生产氛围,融入企业生产文化,可以以员工的心态完成设计任务,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服从企业管理,在师傅的带领下强化专业知识和绘图技能,完成从学校走向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四)校企共同评价教学,促进学生技能成才
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注重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学校教师主要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分析能力、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企业根据学生所完成的实践内容进行实用性评价,对学生在企业的思想品德、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协作精神、基本知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创新能力等进行评价,反映学生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
(五)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绘制大量的CAD图纸,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生可以通过帮助企业绘制图纸在得到实践锻炼的基础上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而企业在与学生培养互动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找到对企业的认同感,使学生在成为企业员工时很快融入企业之中,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企业的建设之中。
实践证明,通过校企合作能够进一步加强中职学校Auto CAD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共同教育,既能够接受学校的知识,又能够参与企业的产品设计和生产,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校企合作,中职院校可以了解企业对CAD技术人才的需求,从而调整教学方法,企业也可以通过参与教学,将企业文化和企业需求植入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共同促进Auto CAD课程教学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亮.职业学校AutoCAD教学[J].考试周刊,2008(48).
[2]王丽洁.高职机械CAD技术教学体系初探[J].机械职业教育,2004(7).
[3]范源清.实现校企合作持久健康发展:校企合作办学的思考[J].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2008(2).
[4]陶书中.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0).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校企合作加强中职学校Auto CAD课程教学的思考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