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在会计领域日益广泛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会计工作岗位上拥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实施相关的培训,是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举措和必要手段。在现代化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学界教育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必须勇于接受挑战,不断探索会计电算化实践型教学。各高校通过课堂实践,将基础教学和能力锻炼融入实践教学中,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的新世纪实用型人才。与此同时,还在实践后对教学成果进行研究,制订出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兴趣和职业技能。
[关 键 词] 岗位需求;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8-0156-02
科技的进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我们身处于一个信息时代。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也在更新与丰富,加快会计电算化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会计建设和发展刻不容缓的任务。会计电算化是一门会计学、管理学、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相结合的新兴边缘学科。目前中职学校都开设有会计电算化专业课,但仍有很多方面的问题限制了专业教学,如何提高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仍需要我们共同探讨与解决。
一、中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社会大环境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起步时间短,发展后劲不足。随着会计行业职业环境的变化和相关法规制度的不断更新,会计领域对从业人员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丰富扎实的会计学知识、信息技术知识、计算机知识等,还必须具备熟练运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技能。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行业发展的需要
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在职教育,达到会计队伍能力和水平巩固并有所提升的基础目的后,在各中职院校中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出发,结合实践操作,为我国会计电算化领域培养出一大批会计电算化的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以及系统设计人员,推动我国当前对会计电算化行业发展。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大量优秀的会计人员,前期充分的培养才能使他们之后在本职岗位上游刃有余,从容应对会计工作中的各种问题。除此之外,在中职学校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能够培养出更多能熟练操作各类会计软件的毕业生,做到真正满足会计行业对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实际需求。
(三)提高从业人员的实力
会计实践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获得实际操作能力,在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岗位工作需求。而实践教学多种教学方式,能在刺激学生感官的同时激发学习热情。将学生不断地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思维发散,使学习效果大大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还能让学生充分接触已有的信息技术,深刻体会会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与实效性的巨大意义,认识到用计算机这种计算工具代替手工或计算器计算的方式,不仅能减轻计算人员的劳动强度,计算水平和质量也更有保障,对会计技巧方法的大力推广也有积极意义。
二、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能适应时代
传统的教学重点放在精通会计和计算机知识上,旨在创造复合型人才。课堂重点放在编制程序上,,学生除了能操作软件以外,更应该具有自行开发设计及维护会计软件的能力。这个教学目标的形成是在早期的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背景下。一个原因是当时会计软件市场还未完全打开,各企业只能自行研发会计软件,会计电算化工作十分受限,因此精通会计和计算机并能自行开发维护会计软件的复合型人才是当时最为需要的。另一原因是当时会计软件较简单,不难培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会计行业需要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管理型、决策支持型软件来支持工作的正常进行。在传统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各学校开始课程重构,增加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减少学习会计专业。这种做法大大影响会计专业的最终培养目标,造成学生会计、计算机两不精现象的出现,难以适应时代发展。
(二)教学内容考证化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是否已经拿到会计上岗证与他们的就业情况有些许关联。这种现象导致教师会自然而然地把帮助学生通过初级会计电算化证的考试作为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向,教学内容考试化,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也使学生渐渐抛弃原来的学习目的,将通过考试作为最终目标。但是会计上岗证的其中一个考核内容是初级会计电算化证的考试,这是财政部门组织的考试,主要是为社会上的普通会计人员提供资格认证,考试涉及的内容、难易程度较校内的专业课考试简单,是对会计人员计算机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检验,严重违背了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成績是代表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掌握的情况,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
(三)师资力量薄弱
很多学校是由计算机专业教师承担会计电算化课的教学。然而,会计与计算机是两门跨度很大的学科,教计算机课程的教师对会计专业的知识一知半解,教导学生按部就班,是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道路上的巨大阻力。而会计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虽然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会计问题,但是由于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欠缺,又不能很好地解决计算机问题。所以,需要的是既精通会计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教师来教授会计电算化专业。此外,教师内部存在沟通少的情况,与已实施电算化的企业沟通渠道也少,造成了教师知识面窄,实际应用能力不足。因此,教师水平的低下会严重制约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影响人才的培养。
三、有关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具体对策
(一)第一阶段,观摩实践
专业人士根据会计电算化的专业特点,构建一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机制。首先,培养基本能力。在该阶段,对学生各部分知识进行检测,奠定培养专业能力的基础,主要是以专业基础课程的分部和综合实践等方式,理论与实践结合。其次,培养专业技能。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教学实践在校内实训场所进行,以会计电算化证书等为基础,对学生因材施教,锻炼他们各模块的应用技能。再次,培养应用能力,利用观摩实践的机会,培养他们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能力。观摩以运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的业务流程,把它设计为实践教学最重要的环节。结合之前培养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对于应用能力部分,通过观摩企业员工解决现实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提高应用能力,提高竞争资本。在长期的观摩实践中让学生感受会计电算化企业员工的综合能力和爱岗敬业精神,学习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该环节是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环节。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基于岗位需求的中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探索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