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等职业规划教育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普通高等院校(包含普通中职的各系或者是各专业)主要教育目的在于针对于各专业业宏观管理与各企业高层管理相关教育,为各行业培养专业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针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相关方面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 键 词] 职业生涯;教学策略;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1-0056-02
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可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促使改革后的教育课程能够满足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关技能的需求,进而保证我国人才资源的稳定性“付出”,使我国长治久安的发展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一、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重要性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其本质指的是将个人与组织之间进行科学的结合,通过个人职业生涯所具备的条件展开研究、分析、测定的基础上,对个体的性格、年龄、兴趣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考究。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的特点,根据主体本身对于职业的基本倾向,对进入社会的职业奋斗目标进行确立,同时,制定出科学步骤及计划进而促进目标的实现。对于学生时代的学生而言,其本身的职业规划相对来说还比较理想化,尤其是中职院校的学生,其在进行中考之后会面对人生的第一个方向性的选择,这样的问题也就是职校生涯的开始,其中涵盖了很多信息,包括未来的发展方向、专业的选择等,都需要进行仔细的思考和研究,因此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作用和重要性也在这个时候彰显出来。
二、我国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不完善
教学模式单一是我国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发展迟缓的又一因素,现如今,许多中职院校的职业专业教师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以灌输模式为主体从事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死板,学习情境创设方面显得比较幼稚,交流互动的模式不是很常见,有部分教师只知道单一“填鸭式”的强行灌输教学方法,学生融入角色中需要漫长的时间,学习内容掌握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很困难的事情,课堂氛围显得过于僵化。教师单调死板地进行教学,学生学习得也很被动,教和学的积极性和热情都调动不起来,更谈不上对教和学创造性地进行激发了。如果长时间这样发展下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偏差,书本知识和行业相差得比较悬殊,针对实践应用的开拓与创新能力就会比较低。
(二)服务意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职类院校每年的生源数量也在不断上涨,教师队伍的建设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教育的需求。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虽然作为热门专业,客观来讲师资力量还是比较雄厚,然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现状却并不乐观,职业专业教育也仅限于知识的灌输,而近些年各行各业都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背景下全面提高对服务的重视,中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关于这一方面的教育并没有落实到位。实际上,在中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应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应该相辅相成,以目前的现状看,这方面的教育有着很大的空间需要提升。
(三)学习与实践无法有效结合
绝大多数中职院校新开办的专业都是直接开设本科教育,并且受教育界教育层次的攀升思想所左右,部分从前从事职业专科方面的教育院校都晋升为本科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有部分院校还着手对研究生进行培养。虽然本科职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比专科要差一些,但是有诸多其他开展专科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院校仍然在做专升本的努力。提升办学层次,从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要求来看,它的结果是导致了教育资源不必要的浪费。除此以外,基于某种历史原因,职业管理地位处在工商管理下属的某类二级学科。学科地位对专业以及培养目标,还有课程的关键因素设置造成了阻碍,形成了大产业、小学科、小专业的尴尬局面。
三、我国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面临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培训和考核
积极对教师进行定期的考核和培训。针对学生管理难度大以及优秀职业专业的教师缺乏的问题,我们通过专业考核选拔一批专业知识过硬、作风优良、党性觉悟较高的专业教师担任专业课的教育工作,既方便于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而且教师还可以通过培训和考核切实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专业方面的教学技能,使他们的教学水平得以提升。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网络等方面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这样才能突破教育上的瓶颈。
高质量的教学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关系到职业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为改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师资中的问题,首先,职业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职业中职甚至职业企业要充分认识到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职业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其次,要创造条件,开展对职业中职专业教师的专业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所教课程,提高教学质量。鼓励职业院校间的教师交流和培训,专业院校的教师还可以到一些开办时间较长、已经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职业院校接受培训。专业教师要深入职业行业进行实践,,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就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二)完善教学模式
积极引导职业中职开展教学模式的研讨,推动国内外职业中职的合作和交流。我国的职业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在许多方面可以参考国外院校一些成功的经验。职业中职要形成开放的办学理念,不但要寻求同职业行业的合作,还要放眼世界,积极和国内外院校合作来寻求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完善和健全专业课程体系首先要对职业中职专业设置进一步规范。目前,我国职业中职专业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包括导游类、经济管理类、师范类、技术类,不同类别下又分名目众多的不同专业,过于细化的专业划分不利于职业专业人才知识面的拓展,也不适合职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现在要对现有划分过细过多的职业专业进行整合,逐渐拓展、淡化专业界限,拓宽专业界限,减少专业名称。就专业设置来说,各个院校不应该追求专业建设的速度,而应依托优势师资力量办好两到三个专业,突出自己的专业特点和优势。在规范专業设置的基础上,各职业中职应该搞好学术的研讨工作。要积极开展教学探究,合理配置公共课、专业理论课、必修课以及选修课的比例。职业中职应加强同职业行业的联系,从用人单位主动获得反馈,中职自觉调整课程设置;进一步加大实践技能课的比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在确定了合理的比例后,应把各门课程落实到实践中去。只有建立起全面、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保证职业专业毕业生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适应职业工作需要的技能技巧。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策略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