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良好的课堂,既可以激励学生创新性地自主学习,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感。音乐在语文课堂上的巧妙运用,能为课堂教学营造一定的教学氛围,也能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对语文课堂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关 键 词] 音乐;文学;语文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1-0139-01
法国作家雨果说:“音乐是思维者的声音。”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说过:“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文学是语言化的音乐,音乐是音符化的文学。因此,在语文课堂巧妙地让优美的音乐响起,不仅能使课堂妙趣横生,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观。
一、先声夺人,创设导入氛围
采用音乐形式导入语文课,常常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恰到好处的开场音乐往往能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既渲染了课堂氛围,又突出了课文的主旋律,奠定了课堂教学的感情基调。在教学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由于本文重在体现对慈母的眷恋和感恩,我一上讲台就让学生独唱了一曲《白发亲娘》,课堂气氛顿时变得深沉严肃起来,母爱是最真挚无私的,这首歌唱出了学生的普遍心声。继而再听一曲《烛光里的妈妈》,母爱如水,音乐的主旋律让学生沉浸在感情的海洋里,接着我又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朗读课文,学生这才真正领悟到作者写此诗的情感。在讲授《记念刘和珍君》时,随着一曲悲壮的《英雄的黎明》乐曲的响起,学生体会到了课文里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气节和悲壮精神,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音乐如雨,音乐雨下着,听众在雨中坐着,许多湿透的灵魂,快乐或不快乐地坐着,没有人张伞。”诗人余光中把听音乐的感觉变成了一首精美的小诗,足见音乐和文学这两大艺术吸引人们感官的无穷魅力!
二、配乐吟诵,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里教师如果一味地讲解,不乏枯燥无味,而配乐吟诵就是一条沟通师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的途径。配乐吟诵将文学、音乐、语言三种艺术整合为一体,以它更符合人的审美心理的传播形式,带给学生愉悦共鸣之感。
奏响一曲音乐大师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配以朗诵陶渊明诗文《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乐曲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表现大自然风光,给人一种绿色世界之感。学生伴着乐曲朗诵时,必然会产生丰富的联想,随音乐之声进入安逸恬淡的田园之中,尽享自然之美。这样通过音乐的体验,学生就自然体会到了陶渊明厌弃官场生活回归田园的惬意和舒适,顺理成章地把握了诗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
朗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我播放音乐《春之歌》,在鸟语花香的背景音乐中,铺垫映射春天美妙的情景,欢快愉悦的音乐,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音乐与朗诵的完美配合,自然与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产生共鸣。音乐对朗诵起到了烘云托月、推波助澜、锦上添花的作用。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是朗诵的一根神经,朗诵必须拨动这根敏感神经,由此震动听者相同的神经,才能使之产生共鸣。
三、古诗新唱,,感悟文本意境
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是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的真挚情感。许多感情真挚、叙事流畅的诗词,以绮丽风光或柔婉动情给学生以艺术的感染,近年来许多现代作曲家以优美的乐曲赋予了古诗新的生命,新曲疾速徐缓唱起来更易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古诗新唱中使学生与作者心灵沟通,陶冶情操。在学习李清照《一剪梅》时,师生齐唱安雯的“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舟荡漾,一位清雅似水的女子如临兰舟,古朴典雅,借曲调之美,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感染力。另有家喻户晓的《虞美人》,邓丽君柔婉凄切的唱腔打动了不少听众,在课堂上传唱,学生更能领会“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
学习辛弃疾的《破阵子》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时大家感到全词意境雄浑,高亢悲壮,表达了戍边将士满腔的报国之志,激越慷慨,此时我巧妙引入屠洪刚的《精忠报国》一曲,它以震撼人心的旋律、壮丽恢弘的气势、悲愤苍凉的基调,成功地展示出伟大的爱国英雄岳飞的光辉形象,随之课堂上师生自由纵情地唱起来了……歌声经久不息。
四、音乐收尾,触动师生性情
品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大家听着凤凰传奇《荷塘月色》主旋律,感受到的是月光般的静谧,荷花般的淡雅。下课之前再让学生欣赏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月亮正从东山冉冉升起,小舟一叶静静地在江面荡漾着,和风微微吹拂,随风的杨柳轻飏着柔美,西岸的花影婆娑摇曳着温馨,万物浸润在袅袅的芬芳旖旎气息中。大自然将迷人的艳丽、勃勃的生机、盎然的春意,一幅幅、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音乐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里回荡,下课铃响了,大家依然沉静在音乐声中……
一课一世界,教法无穷尽,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力、艺术感受力、审美鉴赏力等,教师只有巧妙地将文学与音乐完美结合,学生才能在优美音乐的熏陶下获取丰富的知识,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養,让音乐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永远唱响。
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J].语文教学通讯,2001(17).
[2]余启明.语文教学整合音乐元素的探索与思考[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5(10).
[3]马寒,马竹.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
[4]江桂英.语文课中的妙用音乐[J].神州,2012(18).
[5]刘帝.音乐在语文课上的妙用[J].课外语文,2013(16).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让音乐在语文课上唱响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