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词] 中职学生;创新成果转化;孵化器;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1-0027-01
FLYBOT创客实验室是由吴江中专学校不同专业的老师共同组建的,他们中有计算机专业、电子专业、机械专业等,形成了一支各有特长及共同爱好的跨专业的跨界团队。校长室认为,随着信息化时代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学校应主动迎合并对接,主动挖掘教师的创新、创造能力,激发教师的创新、创造意识,为学校今后智能化專业的开设作充分的准备,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基于这样的思考和认识,校长室组建了FLYBOT创客实验室。
一、实践现状
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秉承“服务地方经济、培育优秀人才”的办学理念,紧扣地方产业发展建设学校专业,以校企深度合作、互惠共赢为方向,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保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尽最大可能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创新科研优势帮助企业开展技术革新,真正把学校的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使企业得到可喜的实惠。FLYBOT创客实验室发挥专业整合优势,积极探索创新,将创新研发成果向社会展示,获得众多中小企业认同,了解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把掌握的技术和企业需求相结合,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生产力,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深化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的全新路子。
(一)学校重视,积极创新出成果
在21世纪,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传统工业向智能化发展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面对这样一种时代发展潮流,吴江中专学校校长室高度重视,积极支持,专门成立了FLYBOT创客实验室,学校提供经费、场地、设施设备,鼓励和支持他们组织社团、开展创新研发。
我校FLYBOT创客实验室研发出的一批工业机器人产品,由于研发成本低、适应性强、可变性高,在如今机器人领域不断细分的时代背景下,恰恰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中小企业的巨大吸引力。一方面,大型的机器人研发公司对规模小、机器人使用量少的中小企业热情不高;另一方面,受资金等因素制约,一些中小企业买不起高大上且合适本企业的机器人产品,但是又渴望能利用机器人技术革新企业的生产技术。在此背景下,我校的“草根”机器人成果成了备受中小企业青睐的首选对象,其自身所具备的低成本、高灵活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为企业量身定做相关智能化产品,解决了一些中小企业受资金、规模等因素制约而“望机器人兴叹”的尴尬局面,满足了中小微企业用智能化改进生产技术的需求。
(二)零距离对接企业,使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在学校和一些中小微企业接触沟通之后,根据各个企业的生产特点和实际情况,学校首先选择了苏州康开电气有限公司,参与其新产品研发,革新生产技术。FLYBOT创客实验室团队深入企业调研,通过访谈、实地察看、交流沟通等形式,摸清企业实际情况,把握企业可以革新的空间,提出相关思路和方案,在得到企业认同之后,着手开始与企业合作,已经成功参与该企业的新变压器项目的设计和样机生产,在该产品的壳体设计制造方面大大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获得企业好评。
二、实践效益
通过把学校创新研发成果推广到企业生产一线的实践探索,我校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可喜成效,得到了多方面的收获,也开创了校企合作的新局面,具体有以下成效:
(一)教师得到了成长与发展,拥有了骄傲与自信
整个创新研发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思考、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不仅仅提升了教师理论、动手等方面的能力和素养,还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学科融通等方面有了质的变化,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获得了一种真切的成就感,培育了职业自信、专业自信,在根本上做到了从学校走进企业、融入企业。经过一段实践探索,对参与的每一位教师而言,就是一种境界的升华、眼界的开阔、思维的革命。
(二)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深度更深、广度更广
这一次实践探索,首先,改变了以往校企合作形式停留于学生实习、作个讲座、搞个参观、挂个牌子等浅层次的现状,扩大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把学校的教学研究成果与企业的生产力融合在一起;其次,开创了中职学校与企业校企合作的新途径、新内容,这种参与企业生产、参与企业技术革新,用中职学校的技术成果帮助企业提升生产力的做法,成为校企合作一个全新的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校企合作的内涵,也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专业成长。
(三)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得到了根本改变
传统的校企合作忽视了合作双方的平等地位,更多的是学校一味地利用和索取企业的资源,而今,以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的模式,改变了以往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的尴尬局面,凸显了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价值,,也使企业品尝到了校企合作对企业自身的巨大价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质变。
三、此项探索实践的前景展望
由于我校该探索实践项目紧贴地方产业、找准小微企业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前景十分广阔,表现在以下几点:(1)对学校自身而言,带起了学生社团,开始了智能化课程建设,培养了一批跨界教师,智能化专业的雏形初步显露;(2)一些中小微企业开始主动联系学校,要求学校为企业量身定做相关机器人产品用于不同的企业生产线,节省人力成本,提升生产能力;(3)拓宽了校企合作的路径,创新了校企合作的模式,改变了校企合作的传统局面。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对中职学校成为创新成果转化的孵化器的实践探索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