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上海 200137)
[摘 要] 企业文化渗透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毕业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增加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教学实践,从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积极主动的意识、工匠精神等几方面入手,探索实施企业文化渗透的途径。
[关 键 词] 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教学;企业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4-0044-02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学生能够在学校学到一技之长,毕业后能够立足于社会是学生和家长的愿望。但是根据毕业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反应,许多中职毕业生在工作初期不能快速适应岗位,由此产生不少烦恼。
2014年7月至12月参加“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市级培训”项目,进入到物流生产一线——上海世纪图书物流有限公司实践学习。熟悉的专业场景,陌生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忙碌而有序的身影,各种现代化设备演绎出的交响乐……半年的实践学习,通过讲座培训、师傅带教、体验操作、与企业的工人和领导交流等方式,真正体验到规范、科学的管理和运营模式,熟悉了公司的物流操作流程,了解到企业的用人要求,感受到企业文化对企业生产、员工晋升的巨大作用,也目睹了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实践结束后,回到讲台,在讲解知识、培养学生技能之余,在教学中更加关注企业文化的渗透。自2015年开始,以学校2012级、2013级、2014级物流专业学生为对象,尝试在仓储与配送课程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教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
一、企业文化内涵
(一)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提炼形成的,是以企业目标、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企业伦理、企业形象等为主要内容的,能够让企业员工有归属感,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文化被认为是一种创造企业绩效、体现管理者和员工最佳品格和素质,确保成功业绩的科学。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激励员工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企业发展而不断进取,激发员工的潜在智慧,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现代企业招聘人才,除了提出相应的岗位技能要求,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积极上进成为企业招聘的重要用人标准。
二、物流专业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的实践
提高中职学生融入企业文化的速度,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实现快速就业,而且有助于学生把握职业脉搏取得成功。在近20年的职业教育生涯里,始终坚持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在与物流企业的近距离接触后,更加注重将企业文化渗透于教学中。
(一)重视交际沟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在现代企业中,任何一个比较大的任务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物流业更是如此。一项任务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多个环节、多名员工的紧密合作。以入库收货作业为例,在世纪图书物流,入库收货流程一般包括四个环节:
1.预收——检验员对到库书籍进行抽验,查看书籍质量,核对贴头。
2.信息录入——系统录入员将预收合格的书籍信息录入仓储系统。
3.收货——仓管员清点预检合格种类的书籍,再次核对书籍相关信息,并通过手持终端录入收货数量。
4.上架作业——根据系统的储位安排,将货物搬运到指定货位。
可见,完成一批货物的入库收货作业,至少需要4人的通力合作,而在入库品种多、数量大的情况,为了提高入库速度,参与员工有时多达7~8人。任何环节,任何员工的差错,轻则可能导致工作停滞,重则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通过团队成员间的有效沟通,互补互助,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为企业创造利润。
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就业时更快地融入企业环境,更好地得到企业欢迎。作为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经常向学生介绍企业团队协作的优秀案例,与学生分享毕业学生在工作中碰到的一些问题,激发学生对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模拟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例如,在實训教学时,本人模拟企业场景,通过学生自荐、推荐和教师安排,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设立主管、班组长、员工等职位,并且制定了相应的岗位要求。组内成员通过协商分配角色,完成任务时通过小组合作,分析任务、制订方案、解决问题,从而使各小组之间取长补短、密切配合。考核时以团队为单位给出团队基础分,占总分的80%,个人表现只占20%。实践表明,这种模式改善了课堂的学习气氛,带动了一部分厌学的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慢慢形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意识
“实习学生抱怨在企业没事情做,企业反馈学生工作不主动”,这是每年毕业班的老师都会碰到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没有融入企业的氛围中。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学校的课堂教学是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环节有序进行的。在这种环境中学习了10多年,学生已经养成只跟着教师的节奏和安排去做的习惯。但企业运作模式与学校的教学模式不同,企业往往是设立一个岗位,制定这个岗位要求,然后员工按照岗位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在企业实践的半年里,发现大多管理岗位的人员,不但对所管范围的业务精通,还善于观察和思考,能适时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提出合理建议,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而一些特别老实本分,只会按部就班、依葫芦画瓢的员工,却在基层岗位上工作了很多年而没有任何晋升的机会。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中职物流专业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初探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