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中医药学校,山东 曲阜 273100)
[摘 要] 预防学生的问题行为,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必须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劲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合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学校应充分重视学生的问题行为,从自身找原因,整合学校资源,构建良好育人环境,正确引导学生,才能真正预防并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关 键 词] 呵护健康;问题行为;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4-0188-02
中职生作为青少年中的一个群体,在心理和行为上有许多突出特点。在发展心理学中,中职学校的学生多属于青春期,年龄在15~18岁之间,生理发育、智能发育以及情感发展均未成熟;中职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独立性、封闭的情感体验及不稳定的人生观。和相同年龄段的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很多中职生基础知识欠缺,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中出现厌学或逃学等问题。另外,学生心理和行为严重失调的比例逐渐增大,比如,有的狂躁,不能与其他学生和睦相处;有的压抑孤僻,脱离集体,这些行为障碍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这些问题行为如得不到及时纠正,任其发展就有可能演变成心理缺陷,甚至心理障碍。
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约有20%的儿童及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和问题行为,而中职学生则有42.8%的人有心理和问题行为。问题行为不仅影响了中职学生的學业成绩、生理、心理健康,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一系列的复杂问题。因此正视并解决学生的问题行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每一个中职学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必须要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状调查
为了了解中职生问题行为现状,呵护学生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学生的问题行为,全面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我校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刘婕的问题行为调查问卷,稍加改动,编制26道题目,对学校2011级、2012级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7份,有效问卷265份,有效率为87%。其中女生193份,男生72份。问卷每题有五个选项:非常不符合、不太符合、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在选择时依次为1、2、3、4、5分,最后汇总平均分,具体结果如下:排在前十位的是:早恋:2.96;经常出现学生抽烟的情况:2.83;学生经常出现喝酒的情况:2.64;学生上课睡觉、说话、玩手机的现象普遍:2.63;别人休息后,大声喧哗影响他人:2.60;学生之间经常说脏话:2.56;从不注重宿舍卫生2.52;学生打架的事件经常发生:2.51;在校期间拉帮结伙:2.49;打架多是因为恋爱问题:2.47。
二、成因分析
中职生身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学校中,学校不仅要据原稿教给学生技能,而且要教会学生做人;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比较深远,学校有诸多因素影响了学生的成长。
从学校角度来看,问题行为的发生与学校的育人环境、学校的考试制度、学生处的管理、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等对学生的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学校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靠人制,就会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随意和盲目的混乱状态。学校要办得好,学生要学得好,必须有规可循、有章可依。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学校的制度文化,但注意学校制度文化不是应付检查,也不是形同摆设。
(二)学生处管理
学生处是具体负责学生事务的机构,学生处的工作作风、方式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违纪或出现问题行为后,对学生处处理的是否及时及方式是否适当等直接关系到事态的发展,并给其他学生带来影响。
(三)班主任
在学校里与学生接触最多、影响最大的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工作“上不上心,负不负责”会影响一个班级的班风的形成,对学生个体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有很多班主任非科班出身,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缺乏班级管理的经验;再加上部分班主任缺乏责任意识,在班级管理中不上心,不关注学生的状况,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从而导致问题扩大。
(四)任课教师
教师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影响非常大。教管分离,处室单设,虽然分工明确,但是容易导致任课教师只注重“授业解惑”,而忽视对学生的“传道”;中职学校考试又没有统一的指标,而学校教学督导机制不完善,部分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认真、不负责,教学无思想,授课无新意等,导致学生对科目教学失去兴趣,从而上课玩手机或学生厌学的现象频繁发生,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教辅后勤人员
由于教辅后勤人员工作繁杂、辛苦,且多为幕后工作,加上世俗偏见和某些政策的不合理,不少教辅后勤人员认为在学校工作是“大观园内的家奴”,认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身心健康发展是管理者与教师的责任,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在实际中因为管理人员认识不当、不能正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在管理中出现许多问题,是促使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又一诱因。
三、防范策略
作为学校,在明确了诱因的基础上,要想预防并减少学生的问题行为,呵护学生身心健康,必须针对诱因,整合学校资源,构建良好育人环境。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健全并认真落实学校管理制度
教育者应改革传统的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明确制度制定目的,促进学生的身心的健康成长。学校应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成立职工代表大会,结合中职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及管理制度,如制定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制度,如考试制度、学生量化考核制度、评优树先、日常行为规范等。同时在执行的过程中注意把刚性的制度和柔性的人文关怀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呵护健康预防并减少问题行为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