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湖南 长沙 410205)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模式,其核心内容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作为实践性和技能要求突出的中职智能制造专业,构建符合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已势在必行。在校企深度融合的情况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方式和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革新,呈现出优于其他培养模式的创新特色。
[关 键 词] 智能制造;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4-0161-01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战略设想。在这一过程中,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也是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根本路径。目前,在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中,谈到智能化,似乎还有着很大的距离。我们的实训车间、实训手段依然以手工和半自动化为主,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无疑,这不符合当代制造业的发展规律,与国家所提到的智能制造相差甚远。现代企业在智能化方面研究飞速发展,中职教育该怎么做,能做些什么?这是个迫切而重要的问题。
笔者在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在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参加青年教师企业实践,2015年11月至12月在德国参加“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学习。通过学习了解到当代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国外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习期间跟随企业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下到车间,培训模式与现代学徒制有相似之处,接触到不同岗位的技术工人,收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智能制造的施行做了一些探析。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企业的智能化生产取代了传统的加工制造,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职业学校培养技术人才为主导的今天,也存在着理实脱节的弊端,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人才培养中要充分运用“现代学徒制”。从根本上来看,“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是相同的,都是师傅教并指导徒弟,都表现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但二者也存有极大的区别。
二、现代学徒制培训的启示
培養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重视的。我学校也以就业为导向,把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有技能、应用型的人才作为目标,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核心观点也是如此。从教育模式上进行中职教育的创新,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可以从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改革评价模式等方面来着手。
(一)创新培养模式
学校的教学工作,可结合智能制造专业的特殊性,采用校企双轨教学模式、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培养模式,找一个合适的专业,制定教学计划,进行试点教改工作。学校要提供有利的教学环境,可以学习环境模拟工作环境,将工作学习相结合,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提供必须的实施条件。
(二)创新教学方式
有了培养模式改革这个基础,教师按照中职学校的教学安排,创建符合的学习环境,将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出来,在思考中进行职业训练,在技能训练中提升能力。教师同时改革教学方式,讲授课程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不再是传统教学中课堂、教材为主导,用小组学习法、讨论法、启发式逐步改变之前传统的讲授法,坚持“学习并动手做,做并且学习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独立工作,培养综合职业等能力。教学活动组织是以学生为主体替代教师为主体。
(三)创新课程体系
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基础环节是课程设置。以岗位定课程,其改革的方向主要在于:智能制造专业课程专注于职业的定向性,注重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突出训练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灵活的课程为基础,逐渐开发出模块化、选修式的创新课程体系,满足行业和社会需求的规格多变的应用人才。同时,教师应常到企业中实践、交流,从多角度提炼教学内容,更好地满足岗位需求,走以岗位定课程的道路。
(四)创新考核与评价方式
与改革相对应,在现代学徒制理念下,学校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难以适应智能制造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新的课程体系突出岗位需求导向,关注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考核评价也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证要求为导向,重新调整考核内容、考核方式。
(五)创新师资队伍培养方式探索现代学徒制
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造就技术名师、教学名师,培养专业带头人、教学骨干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中心任务。“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在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示范作用突出,能与企业合作开发适用的专业课程,对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会产生有利影响。
在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浪潮中,我们要结合实际,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大胆创新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积极推动教学改革,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德荣,马宏伟.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改革的启示[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1(2).
[2]陈俊兰.中国学徒制研究:需求与原因分析[J].职教论坛,2011(31).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中职智能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