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海门 226100)
[摘 要] 受到思想观念落后、企业利益与风险不成比例以及政府部门扶持不到位等因素影响,高校在校企合作育人中出现了较大的难题。为了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三互”机制,形成“双主体”来完成协调育人。所谓的“三互”即校企联姻、校企互动、校企互评,而“双主体”是指学校与企业协调育人,从而有效解决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難题。
[关 键 词] “三互”机制;“双主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4-0163-01
一、“三互”机制的构建
(一)通过推进社会力量办学来实现校企联姻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创新民办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同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也进一步指出:“在关系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产业部门,规划建立一批企业和职业院校紧密合作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平台”,推动“职业院校设立理(董)事会,50%以上的成员要来自企业、行业和社区”。诸如此类政策的出台,都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将指导性意见落到实处,同时有效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校企联姻。
(二)通过信息沟通机制实现校企互动
不管是使用哪一类信息平台,信息的有效沟通,在校企合作育人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在搭建的校企平台上,借助当下最新的信息传输手段,高效率、全方位地发布信息。对原先所使用的网络公告来说,其形式较为简单,难以有效满足当前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此背景下,应当使用智慧城市及数字校园等新型概念,来完成校企互动。
(三)通过法律建设实现校企互评
现如今,在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通常都是高校将人才培养的任务托付到企业当中,进而由企业完成人才培养工作。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仅存在高校对企业的单方面评价,企业对高校在理论教育培养中的工作所提出的意见,得不到反馈。因此,需要通过对《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法律体系的修订,来使校企合作法律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使企业主体地位得以提升,并进一步明确其社会责任,与高校一起完成校企互评工作。
二、“双主体”协调育人的实施
(一)完成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补助制度的构建
目前,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校企合作,不单单只是学校与企业间建立的一种合作,更是双方在人力资源与经济活动间的合作,因此,需要通过法律等途径来实现调节与推动作用,并为其发展提供资金上的保障。为此,企业在接受实习生过程中,带来的收入与支出,需要企业在纳税时扣除,并完成校企合作办学中各项优惠政策的有效制定,完成实习生各类补贴制度的制定。对企业对高校捐赠的资金与设备费用来说,若是满足公益性捐赠条件的,同样也需要在企业纳税时扣除,同时对在育人过程中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政府部门也应当给予免除部分税款等相关奖励。
(二)体现企业办学的主体作用
企业的主体作用在校企合作中需突显出来,并在育人过程中做到全程参与。学校可以从行业协会中,了解各个行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而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从企业需求入手,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并给出能力分解表。学校拿到能力分解表,以分解表上所涉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从而改变企业招不到想要的人,学生找不到对口工作或失业的困境。其次企业全程参与育人,选派企业能手和管理人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为学生举办座谈会或讲座,将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职业素质要求不断的传授给学生,从而提高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减少目前因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企业生产和企业文化、管理上的认可而离职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节省了企业人力培训成本。
(三)完成弹性学制的有效建设
现如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人力成本占到了很大的比例。对高校来说,可以借助人力资源上的优势,为企业生产提供人才支持。例如,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帮助企业完成一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这样不仅能够弥补企业生产中人力不足的问题,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另外,部分企业生产的产品,存在谈、旺季之分,在旺季的时候,企业不能够大范围的招人,否则在淡季的时候,就得大规模裁员,所以,高校可以利用这一现状,通过弹性学制的建设,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上的帮助,从企业角度出发,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使企业在育人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在校企合作育人中,“三互”机制的形成,“双主体”协调模式的开展,对学生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的提升,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便。因此,需要从法律与政府部门入手,使校企双方在合作中找到双方的利益共同点,进而完成该教育模式的有效落实,实现对人才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秦兴顺.利益共同体驱动下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3(17).
[2]韩峻峰.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3]王振洪.基于校企利益共同体的高职育人机制探索[J].教育研究,2011(10).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形成“三互”机制“双主体”协调育人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