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组合夹具资源库建设,对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结合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专业建设实际,以手柄座?椎25H8、?椎10H7孔钻、铰组合夹具为例,从组合夹具的优势、资源库的构成以及开发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讨。
[关 键 词] 组合夹具;資源库;测绘;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7-0163-01
组合夹具是由可反复使用的标准夹具零部件组装成易于连接和拆卸的夹具,是一种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很高的工艺装备。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已经普遍运用。
一、组合夹具的优势
以CA6140手柄座椎25H8、椎10H7的孔加工为例,通过分析加工工艺,凸显孔系组合夹具的优越性,手柄座零件图如图1所示。
在未使用组合夹具进行加工前,手柄座上?椎25H8和?椎10H7孔是完成一次装夹,加工一个孔。手柄座零件图图纸见图1,根据分析,手柄座上的两个孔的轴线是互相平行的,并与端面垂直。如果分两次装夹、加工,会降低加工精度,而且加工时间长,加工效率低。为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经过多次研究和反复实践,专门设计、应用一套组合夹具,通过一次装夹,在摇臂钻床上可以直接加工出?椎25H8和?椎10H7两个孔,同时也保证了两孔的中心距和平行度要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套组合夹具的装配图如图2所示。该组合夹具的使用保证了工件的加工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工艺性能、使用性能和经济性得到了改善,同时减少了零部件的存放空间。再则,因为其不受工件形状的限制,利用相关元件、部件的互换性和耐磨性,可以通过拆卸、拼装,组成新的夹具来满足不同工件的加工要求,拓展了应用范围。组合夹具最适用于新产品试制和产品经常更换的单件、小批生产以及临时任务。
二、组合夹具资源库的构成
组合夹具资源库的开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建立夹具站
专门建立一个功能实训室,该功能室主要用于组合夹具的存放、拆装、测绘、绘图等。
(二)采集数据
通过对各种类型、不同规格组合夹具的测绘,获取相应零部件的尺寸规格、分析获得形位公差等。以手柄座?椎25H8、?椎10H7孔钻、铰组合夹具为例,可以通过测绘28种零件,获取其夹具体、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引导元件等零部件的相关尺寸、表面粗糙度等相关信息。
(三)绘图
以测绘数据为参照,用AutoCAD软件画出所有零部件的CAD图和工程图,并用Solidworks对该组合夹具进行实体造型组建成图库,以方便调用。
(四)制作视频
视频制作主要围绕组合夹具的拆装过程。示范操作组合夹具拆装工具的使用、拆卸的过程、零件的摆放、装配的过程以及调试,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视频直观地开展教学工作,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规范课程设计
以组合夹具资源库的开发为契机,整合资源,制定标准,规范设计课程说明书范本,为学生今后进行课程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三、资源库开发的必要性
在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时代,组合夹具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在教学单位,尚未围绕组合夹具开展教学。因此,开发组合夹具资源库,将组合夹具这一课程内容纳入专业教学中,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组合夹具,也能帮助学生开展夹具设计,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
1.通过组合夹具的测绘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测绘、怎样进行测绘等一系列问题,提高学生检测水平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采用软件进行绘图,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制图知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软件的应用能力。
3.通过视频,可以直观地指导学生拆装过程,纠正学生拆装过程中的陋习,养成拆装的良好习惯。
4.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课程设计的步骤、内容等,创新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设计理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组合夹具资源库,并发挥其优势,促进教学开展,拓展学生阅历,提高其综合水平。
组合夹具资源库的开发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许多教学单位尚未单独开展组合夹具的教学工作。开发组合夹具资源库,开展组合夹具教学,即是对专业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对接高效能生产制造的一项举措,对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兴民.钳工工艺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6(5).
[2]胡建新.机床夹具[M].2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8).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开发组合夹具资源库的必要性探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