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词] 中职学校;众创空间;创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7-0170-02
为贯彻落实国家领导人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文件)、《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文件)等指导性文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众创空间的顶层设计。重庆市紧紧抓住创业发展机遇期,制定了《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重庆市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渝委办发〔2015〕20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6〕163号)等文件。学校为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的号召,推动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突显中职教育特色。在市、区科委和教委的支持下,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依托自身优势,积极进取,倾力打造一个开放式、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蚁众工坊”众创空间。
一、建设概况
(一)建设理念
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围绕渝东北生态涵养区产业发展,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充分运用“互联网+”创新模式,有效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机制,集成落实政策,完善服务模式,培育创新文化,把市场标准、市场检验作为评价“指挥棒”,形成要素集聚化、主体多元化、资源开放化、服务专业化、运营市场化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格局,推进“建设美丽富饶生态开州”建设。
(二)空间设施
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蚁众工坊”众创空间占地面积1200
平方米,按照其功能划分为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服务区、3D打印区、创业咖啡区、小微电商孵化区、电商技能操作培训区、创客服务区等区域。为师生创新创业者提供开放共享式办公场地、流动工位、产品展示、项目路演、宽带网络、公共软件、互联网资源等设施。
(三)空间利用情况
学校每周开设2节创业创新课;每周1次“创业创新、职业生涯规划”的主题沙龙活动;每期学校层面组织1-2次高档沙龙,六大专业部、团委、学生处、就业办各组织2次。空间引入孵化企业10多家,已形成创业一条街。
二、运营策略及成效
(一)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中职学校创业教育新体系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逐步搭建线上线下即时互动、多专业优势互补的众创空间,逐渐辐射渝东北地区。学校从平台建设、制度建设、创新服务等方面,构建一整套创业、创新体系。鼓励创业教育核心教师深造学习,开设教育课程,整合师资力量,争取市级财政支持,为本校学生创业提供帮助。切实利用“互联网+”的发展机遇,鼓励年轻的科技创新人才和有创业需求的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全员参与学校众创空间建设。
(二)全面开展培训,营造浓郁创业、创新氛围
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引进社会创业、创新人才,组建创新导师团队,立足中职学生,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其创业播下希望的种子。学校每周开设2节创业创新课;每周1次“创业创新、职业生涯规划”的主题沙龙活动;每期学校层面组织1~2次高档沙龙,六大专业部、团委、学生处、就业办各组织2次。专业教师定期对客户进行培训,把成本降低到最低,化解起步创业的风险,客户当中已经有不少伙伴正在创业、创新的路上。
(三)强化孵化功能,成功打造创业一条街
“蚁众工坊”的孵化功能主要以电商为主体,将开州本地区域线上和阿里巴巴旗下“农村淘宝”线上相结合作为运行方式。通过自建线上平台将开州区的农户产品实现网上销售;积极配合农村淘宝服务中心对开州区建立的100余个网点的电商技能操作的培训工作。目前,已形成创业一条街,该街上企业均由众创空间孵化引入。学校众创空间为想创业的人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为他们扫平了障碍,创业指导老师成了创业的高端顾问,目前创业业务量正在逐月增加。
(四)立足区域产业特色,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在政府扶持、政策支持下,众创空间几乎一夜间在全国遍地开花,大城市的众创空间日渐饱和,中小城市的创客空间尚有发展前景。在理性进行SWOT分析基础之上,结合学校特色和地方实际努力走出一条特色众创空间发展之路,尽可能地把专业和创业相结合,把人才培养和地方需求相结合,打造多元化、智能化的具有中职学校特色的众创空间。
我校着眼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立足区域产业特色和优势,立足区域人才科技创新实际需求,结合地方特色,发展技术创新,推广商业模式的创新,嵌入地方文化的创新,高度注重科技研发,积极引导师生参与科技产品研发探索和科技成果转化。2016年底学校与重庆蜀腾科技公司签署了项目研发入驻合同,针对多媒体一体机教学设备等十余个产品项目二次研发,目前有5位教师和6位学生组成的研发团队已全面开展研发工作。2017年3月引入重庆树德科技公司能工巧匠双创孵化平台,将产业中优质的企业项目引入适合的学校,发挥学校的专业技能强项,促进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匹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教的深度融合。目前,我校研发团队由11位教师和12名电子、4名机械、3名汽修学生共同组成,推动产学研双创资源的深度整合和开放共享,构建协同研发和技术扩散的双创体系。后期,还打算把开州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冰薄月饼、开州凉席、临江丝绸扇等引入學校众创空间,并开设相关选修课程供学生学习,以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年多来,蚁众工坊众创空间不断努力发展,众创工作与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发展有效结合,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先后有30多家企事业单位到校实地参观学习,其辐射周边的作用更加凸显。虽然双创工作效果显著,但是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介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中职学校众创空间建设与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