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职教师队伍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从教师队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应具备的双师素质和创新意识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三个方面来分析“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以达到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目的。
[关 键 词] 高素质;教师队伍;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8-0176-02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统计显示在校生数已突破1000万,生师比为17.6∶1,与本科基本一致。依托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建设,教师队伍通过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对口培训和境外培训等项目,“双师型”教师比例有较大提升,极大推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文件要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创新精神的落实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实施,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造就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只有掌握科技新成果的教师才能培养具有科技意识的学生。因此,如何建设具有创新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教师队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知识经济的挑战
教育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为社会建设提供各类人才和知识,这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教育是为知识经济服务,为社会建设作贡献。教育最大的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当前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和整体作用的发挥是我国能否在经济竞争中取胜的根本保证。尤其重要的是,对于创新意识人才的培养也要依靠创新教育来实现,而创新教育的执行者又是具有创新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
(二)面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挑战
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的国家,人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格品德素质、职业素养是可靠的保证。在深化职业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以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核心的高职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一定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德育教育的实现主要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面临推进现代素质教育的挑战
实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教育,最终目标的关键环节是教师,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宏大的系统工程,教育上的伟大变革都将大打折扣。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者,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一支素质高、事业心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现代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
二、高素质教师队伍应具备的整体素质和目标
在确立教师队伍的目标时,应着眼于当前市场需要对教师素质的更高要求,要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且具有超前性和先进性,既考虑到观念的更新,又着眼于新的知识结构;既抓学习的提高,又抓能力的培养;既塑造高尚的师德,又强化心理品质的培养。结合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和实践,需在教师素质目标上提出以下两个要求:
(一)提出“四个高师”的素质目标
1.师德高,具备高尚的人格品德。
当前职业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但教师队伍中却存在“重实惠,相争钱”的普遍现象,大学教师也只注重经济效益,忽略了教师的职责,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负责观念淡薄,对一直坚持的办学方向也顾虑重重,以上的种种现象表明应大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1)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定地为教育事业服务的态度,这是教书育人之根本。
(2)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互相尊重。
(3)保持高尚的情操、乐观的精神、受挫的毅力、开朗的性格和健全的心理。
2.师能强,具备全面的智能结构。
高职教师中也存在着“重学历,轻能力”,学历在提高,能力不达标,出现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应特别提出“学历、能力”双达标的要求,明确智能素质目标。
(1)具备较深的知识,专业知识“厚实”,理论知识“系统”,高端知识“精新”。
(2)“精细”的相关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及人际交往等知识。
3.师业精,具备务实的品质。
针对教师中存在着“重表面,轻实践,不出力,争升级,没有成果要先进”的现象,必须提出:
(1)具备敬业精神、勤业精神,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勇于改革和创新。
(2)具备业精于勤、业精于新、业精于实、业精于活的精神。
4.师研新,具备大量的创新知识。
针对“重传统,轻创新”,老路好走,新路难行;老法顺手,新法阻碍的现象,应采取如下措施:
(1)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指导学生尝试创新试验、发表论文、获取专利等教学工作,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引入课堂。课堂教学要创新,教材编排要创新,教学方法要创新,教学手段要创新。
(2)提高科研能力,积极参加教研课题活动,把教学和科研有機结合,积极撰写学术论文。
另外,教师应具备组织能力、认知能力、预见能力、指导能力、应力能力、调控能力等。
(二)提出“四个一批”的成功目标
1.造就一批综合型的合格教师,重点针对青年教师,加强培养训练,使其教学初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使教师队伍形成年龄和业务上的梯队格局。
2.造就一批具有一定特长的骨干教师,能带领教师队伍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在相关专业领域中有一定的名望,在教学中起到引领带动的作用。
3.造就一批科研型的优秀教师,对本专业教学有独创的见解,教育科研获得一定成果,在当地或省内外有一定名望。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关于打造创新意识下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