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创新性思维是当前教学过程中极力培养的思维方式之一,而批判性思维则是实现创新性思维的前提。当前在我国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同和重视,而是一直沿用传统的思维教学模式,导致我国的教学模式逐渐僵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不到有效提高。结合幼师物理教学,分析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在幼师物理教学中具体应用方法,为今后的实际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关 键 词] 批判性思维;幼师;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8-0141-03
批判性思维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过程,纵观物理学的发展,不少重大的发现都和批判性思维有关。比如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的言论,从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爱因斯坦没有局限于前人的约束,而是大胆地对牛顿力学进行质疑,促进了狭义相对论的产生,同时对自己狭义相对论的批判,又诞生了广义相对论。这些都足以证明物理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一、批判性思维相关内容阐述
(一)批判性思维的起源和发展
批判性一词最早起源于希腊语,主要含义为辨别或者判断的能力,在希腊语中是krinein,意为决策(Decision Making)。杜威将批判性思维作为一个技能概念,认为细致地、持续和能动地思考一些被假设或者任何的行为,洞悉支持它的相关理由以及进一步指向的结论等。批判性思维甚至可以向前继续追溯,两千多年前的苏格拉底提出了著名的精神助产术,这为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树立了典范[1]。格拉泽在20世纪40年代运用批判性思维来提出教育改革,70年代,批判性思维作为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80年代则成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恩尼斯是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他不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且一直在精简。
在实际思维过程中,逻辑思维所发挥的作用十分巨大,但是逻辑学自身的抽象性比较明显,人们在生活中更习惯使用思维内容和语言载体,批判性思维和这些仍然有一定的距離[2]。这就导致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有效逻辑推理十分有限,更多时候人们所关注的并不是推理和论证的合理性,而是直观上是否具有合理性。美国批判是思维中心的研究主任认为批判性思维就是以一定的标准来对思维进行评价,从而促进思维的改善。批判性思维也是对信念和行为进行积极熟练地解析、应用、整合和评估的行为。
(二)批判性思维的具体性质阐述
不同学者对批判性思维的性质认识具有差异性,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其性质进行解释:首先是逻辑解释,批判性思维包含发现错误等否定性的含义,也包含关注长处的肯定性意思,所以逻辑思维仍然是最基础的关注点。其次是修辞解释,肯定了合理性论证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最后为辨证解释。人们在合乎道德的原则下所做出的正当或者合理的决定,不仅仅需要一方来说服另一方面,还需要两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促进分歧和冲突的解决。
(三)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
加利福尼亚地方政府在1980年提议对该州的州立大学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而且以明确的文件进行规定,学生只有修满学分才可以圆满毕业[3]。这种要求很快也在普通的高校中普及开来,使美国高校的教育改革出现了新的转折点。诺瑞斯认为应当把批判性思维当作教育的重要目标,以往在教育中并没有得到一定的重视,伴随着批判性思维运动的深入和教育改革,批判性思维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1.批判性思维和教育之间的互动
批判性思维是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必经途径也和民族文化息息相关,使其得到提升和传承的重要方式,它应当是所有教育目标中最为重要的目标。杜威在1910年就提出了反思性思维概念,被称之为批判性思维之父,认为学习的基准点就是需要使学习主体的反思能力得到提高。
2.批判性思维和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分析
互动论也是批判性思维中的主要观点,教育需要以学生及其自我实现为核心。学生应当成为教育中的能动主体。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是教育中的能动者,学生需要掌握和解决必要的问题,而教师则是需要对具有启发性和有意义的问题进行揭示,一起完成教学。教育改革中批判性思维不仅仅在“教学相长”中有所体现,而且还体现在“寓教于乐”层面[4]。另外,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面向生活实践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批判性思维,从这个角度来看,批判性思维和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均具有明显的关系。最初在高等教育中得到强调,随后又进入中学教育和幼师教育的发展大纲中。中学和幼师批判性思维更需要将分析性、批判性的思维作为培养重点,构建学生从少年到成年成长过程中思维能力发展的体制。
二、幼师物理教学中应用批判性思维的现状及重要意义
(一)当前幼师物理教学中教学思维现状
教师系统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一直都是我国幼师教学中的常用模式。此种教育模式中,教师起到主导作用,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教师能够同时教授多名学生,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掌握的知识更多,我国幼师教育师生关系正是一对多,所以此种模式也成为幼师教育中的主导教育模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对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一定改变,此种教育模式中的缺点逐渐显露出来,如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抑制等。
(二)幼师物理教学中应用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1.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物理学中所提及的概念大都是经过实际的实验和观察之后进行抽象概括出来的[5],而且物理规律大都具备一定的适用性。在幼师物理教学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实现对物理知识的追溯,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思考,学生不但可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而且不仅仅是停留在物理概念和数字的基础上,更能关注到数字和公式之后的物理内涵。另外,物理知识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批判性思维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知识结构模型。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批判性思维在幼师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