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激励教育,以激发学生的正能量为宗旨,促使学生自律自强、奋发有为,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热情,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以激励教育为导向,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对塑造高职学生健全人格、形成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关 键 词] 激励教育;高职学生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150-0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地改革与完善,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素质过硬、技能娴熟、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实用型合格人才。他们是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现代化建设充满激情的生力军。他们理想坚定、自律自强、奋发有为、敢于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爆炸、互联网信息高度发达。教育也应不断地进步,最大限度地使培养的人才以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
与此同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弊病一直都没有根治,如 灌输式接受式教学、教育管理方式单一、不善于对学生进行物质与精神的激励教育等。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造成高职学生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拼搏奋斗的激情。无论是思维观念、价值理念,还是行为方式等都往往表现为不成熟、不健全。他们学习感到倦怠,人生迷失方向,甚至认为学好学坏一个样,学习缺乏热情。每天游手好闲、庸庸碌碌、无所作为,造成职业道德素质低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高职职业学生教育管理应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学生管理的思维理念、管理方式也应不断地完善与创新。应以学生为本,深化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树立科学的学生管理理念,完善学生教育管理体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克服学习的倦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有效地实现教育管理目标。
一、激励教育的内涵
激励是充分利用各种因素,利用外部因素的刺激、教育与影响,激发人类自身的愿望与动机的内在心理活动,实现思想与行为的正能量,以形成强大的动力与力量。激励能有效地调动人内在的潜能,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激励能有效地实现自我调节,形成强大的心理动力。
激励教育是一种以激励为主要方式,以培育学生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为核心目标的教育实践模式,以实现自我激励、自我发展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激励教育开创了高校教育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有重要的启迪价值。在国外很多学者从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激励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体系。他们的不少理论观点,有助于学生教育管理的研究开拓思路、借鉴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使激励教育研究向纵深发展。如激励动机理论、激励因素理论、激励行为理论、激励实践研究等。在国内不少学者已对激励教育的方法措施、知识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激励教育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拓展,无论是在应试教育阶段还是在职业素质教育阶段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关注。这为高校职业教育激励教育理论体系系统化、体系化与实践化奠定了坚实的研究文献理论基础。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全面深刻理解激励教育的内涵,不断地完善更新激励教育的形式,并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学生管理实践工作中。
二、激励教育对学生教育管理的价值
激励教育,以激发学生的正能量为宗旨,促使学生自律自强,奋发有为,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热情,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激励教育为导向,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对塑造高职学生健全人格、形成德才兼备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一)有利于高职生克服学习倦怠,树立坚定的理想信
社会竞争的强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高职院校的劣势等一系列社会现实问题困扰着高职生的心理。部分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不思进取,人生没有奋斗的动力与目标,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差距,导致他们人生奋斗目标迷茫,奋斗动力缺乏,生活学习情绪消沉,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不纯,价值观念不健康,生活作风懒散,学习态度倦怠。激励教育就是努力激发学生积極对自我及社会的认识,激发学习的动机,清醒认识自我的价值,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性、增强学生自信心,树立正确科学坚定的理想信念。同时也应让学生克服懒散,合理自我定位、自我规划,制订合适的人生目标,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二)有利于高职生勇于面对困难挫折,形成强大正能量
人的成功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必定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高职学生相对于高校大学生,就处于劣势状态。他们学习基础相对性薄弱、意志力不强、心灵较脆弱等。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方面,一旦遇到困难挫折与失败,就会感到沮丧,内心承受的巨大压力。这时他们最渴盼的就是能得到周围人的理解、尊重、关怀与帮助。学生教育管理者,如果能及时伸出援助温暖之手,多一份关心,多一份鼓励,多一份帮助,能使他们迷途知返,排忧解难,从失败中看到成功,从失望中看到希望。从而克服懒散,形成越挫越勇,攻坚克难的强大正能量。
(三)有利于高职生克服自卑心态,挖掘自身的潜能
目前,不少高职学生自卑症严重,没有学习的朝气与活力,而且综合素质不高、判断能力差、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价值、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的动机。各种因素使不少高职生对人生价值不能正确地判断。激励教育就是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一系列人生困扰迷惑的有效方式,有针对性地克服高职生的自卑心态。使他们能认识自身的优势与长处,挖掘其内在的潜能,努力健全自身人格,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三、激励教育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实践途径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以激励教育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