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能力本位”模式、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模式、日本的互补性办学模式为范例,通过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以上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及相关特点,希望能够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一点理论支持。
[关 键 词] 国外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综述
[中图分类号] G71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078-02
对于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在其经济与科技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工业化进程中十分突出。经过几个世纪的积累和实践,各国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围绕实际国情对办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可否认,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办学模式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本文通过对国外(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较为典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作一综述,对其职业教育的理论及实践做相关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从理论层面上为我国职业教育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一点支持与指导。
一、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在德国经济发展中,职业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其“双元制”办学模式更是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德国学者瓦尔特就提出,德国的职业教育“其目标不仅在于为经济服务,而且在于年轻人的社会化”,而目的则在于“为青年提供社会化的经历,从而使其获得心理上和社会上的稳定”。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在培养目标上体现整体性,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是一分为二的,表现出明显的双元特征。所谓的“双元制”,就是学校与企业展开协作,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它主要以培养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是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具体内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训过程贯穿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培训主体。(2)人才培养中有两类教师参与教学,分别是实训教师和理论教师。实训教师主要工作在企业,其本职身份是企业的雇员,而理论教师主要在职业学校工作,负责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其本职身份是国家公务员。(3)相对应的,学生也有两种身份。在企业实训时,学生作为企业学徒;在职业学校学习时,作为职校学生。(4)学生接受两种教学内容,在企业主要是学习专业技能、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在职业学校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有语文、数学、外语、政治、体育、宗教、伦理等文化知识。(5)职业院校的学生,凡是可以通过相应的职业培训结业考试,都可获得由行业、协会联合颁发的国内外承认的证书。另外,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还会颁发与培训和学习地点有关的培训证书和毕业证书,以此来证明学历。
站在企业或用人单位的角度,通过“双元制”的办学模式,他们的积极性将会得到激发,办学途径也更加丰富。在职业院校办学过程中,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经费支持,对于就业率的提升无疑有着积极的影响,并且基于该模式的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能够实现良性循环。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双元制”的办学模式对专业要求较高,这表现出对企业较高的依赖性特征,需要较为稳定的经济发展作为支撑和保障。
二、美国的“能力本位”模式
美国的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主要以工程技術、会计、护士等为主,2~3年的学制,通常情况下,毕业生学位为副学士。美国职业教育以CBE模式为主,全称为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换言之,就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或能力本位教育”,它意在为企业培养满足需求的技术人才,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以CBE为核心的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有如下主要特点:(1)基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开展的教育、培养与评估。学生学习的科目是通过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职业分析、评判和认定后确定的。(2)具体教学实施完全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来制订教学计划的做法,按照职业能力分析表中对学生专题能力的培养来安排。CBE模式强调的“能力”,不是心理的承受能力,也不是动手操作能力,而是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多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3)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挖掘学生的潜能,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4)学生培养过程中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科学严谨的教学管理模式。具体的培养流程如下:学校会与企业合作,并聘请企业专业人士,组成委员会,然后以企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对职业能力加以确定,然后对职业能力分析表进行编制,据此对培养目标进行明确。然后校方对教师进行组织,对企业列出的各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据此对教学模式与计划进行制定,并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开展教学。该模式高度重视学生在岗位上的职业能力,其着力于实现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迅速地确保学生向职工的身份转变,保持了企业用人的连贯性和持续性。
三、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英国长时间致力于突出职业教育的教育体制改革,打造“全程渗透、相互贯通”的教育体制,实行“科学严谨、高效务实”的运行机制,将“把职业教育渗透到整个教育体系之中,使每个学段都将职业教育”作为改革的终极目标。2000年后,英国甚至将职业教育渗透到学前教育阶段。
英国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是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一制度的推行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由政府主导,产业界、工会、教育和培训机构等组成的职业资格全国委员会。这一组织结构围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了建设与统一,并对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人提供市场认可的统一资格认定,改变了各地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标准不一的局面。此外,针对职业教育与学历教学相分离的情况,英国政府还围绕职业资格证书登记与学历教育学位制度进行了完善,对二者的分级对应关系进行了划分,这一创造性的举措改善了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相分裂的局面,给职业教育以平等的对待。
依据企业生产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将所有的职业资格归纳其中,制定由低级到高级的5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标准。从第一级到第五级分别为熟练工人,技术工人,技术员或监督员,高级技术员或初级管理人员,专业人员或中级管理人员。每一级职业资格都有明确的资格要求,都与学历教育的文凭和证书相对应。其中,三级相当于中等教育高级水平证书,可以直升大学;四级相当于大学学士学位;五级的资格要求是具有在艰苦或复杂环境下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且严谨地进行分析、判断、设计、计划、执行和评估,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它等同于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学位。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综述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