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力地提升了教学效果。随着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变革,教学设计也要相对应做出变化,因此,以《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单元第二课《性格及其调适》为例,对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探索。
[关 键 词] 中职德育;互联网+;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0-0178-02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与此同时,“互联网+”的脚步也在逐渐深入中职德育学科的课堂教学,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不断推动着中职德育学科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创新,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一、基于“互聯网+”的教学设计探索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过程中的各项要素进行合理安排,确定出最终的教学方案,是教师 “导演”一场精彩的课堂“大剧”的基本前提,是实现“互联网+”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优势的基本载体。笔者以《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单元第二课《性格及其调适》为例,对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探索。
(一)课前预习
课前,教师制作了一个关于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微课视频,并将微课视频发布在“学习通APP”平台上,让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观看。在微课中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在当今社会,我们可以为这师徒四人分别找到哪些职业呢?”
以往教师在布置课前预习的时候,由于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更多的只能停留在让学生阅读书面材料这个层面,而且教师对于学生的预习情况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把控。利用“互联网+”以后,这些问题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首先,呈现给学生的微课视频要比书面材料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吸引力;其次,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场地随时观看,学习更加便捷;最后,通过学习通APP平台的统计功能,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可以针对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适时地引导。通过“互联网+”,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让预习真正落到实处,让预习真正成为新课讲授的“铺路石”。
(二)新课导入
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学习通APP”平台发布抢答题。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哪一组学生能帮助师徒四人找到更多的职业。经过学生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将为师徒四人找到的职业发表在学习通APP平台上。教师将学生的发言情况投影到PPT屏幕:
紧接着,教师抛出新问题:大家刚刚分别为师徒四人找到了许多的职业,那么请问,大家是根据什么为他们找的这些职业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进入本节课的主题——性格及其调适。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总是存在着一种现象,当教师提出某个问题或者是开展某项小组活动的时候,只有那几个优秀学生“挑大梁”,同时也总有一部分学生或许是因为缺乏学习兴趣,或许是因为怕说错被批评,或许是因为性格内向而不敢发言,一直游离于课堂之外。在利用“互联网+”以后,之前的问题迎刃而解。首先,互联网是当前中职学生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中,更有利于创造出一种平等、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想发言、敢发言、能发言。在这个虚拟空间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习的共同参与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奴隶”,而是知识的探索者,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能激发学生去思考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度。
(三)突破重难点
在引导学生掌握了性格的定义、内涵、分类等基本知识以后,教师抛出新问题:大家都是幼教专业的,毕业以后就要走上幼儿教师这个岗位,请大家思考,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性格呢?请各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经过各组学生的讨论发言后,教师引入另一个活动:刚才四个小组的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那么到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要具备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呢?今天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了某幼儿园的园长和大家进行在线交流。在互联网的另一端,园长向学生介绍了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内容,并指出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具备耐心、爱心、细心等性格特征,同时还在线回答了学生的各种提问,解开了学生心中的各种疑惑。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手段和方式都比较单一,久而久之,学生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倦怠感,毕竟这些案例再好、视频再好,都是一种单向传输,无法进行双向的沟通交流,仍然不是“鲜活”的。在融入了“互联网+”以后,教学方式实现了新的变革,突破了传统教学在空间上的局限性,通过在线的专家点评、互动问答、辩论交流等,促进了知识的双向流动,使学生身临其境于一场真人秀节目,一个生动、鲜活、有生命的课堂应运而生,这样“三贴近”原则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四)学以致用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提出新问题:刚刚经过和园长的在线互动交流,大家都知道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的性格特征。那么,你们自己的性格符合这些要求吗?如果不相符,那应该通过哪些途径或方法进行调整呢?请大家写出自己的性格调适计划,并发表在学习通APP平台上,由大家互相点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将答案或计划书写在纸张上,然后提交给教师,由教师进行点评。这样做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局限,一方面教师受限于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无法评价所有学生的书面材料,存在着“被遗忘的角落”。另一方面,生生之间的互评由于缺少相应的平台而流于形式,评价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但是,在使用了“互联网+”以后,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通过学习通APP平台,教师可以利用课上和课外的时间,比较从容地点评所有学生提交的作品,实现评价的“无死角”。另外,学生之间的互评也得以真正开展,形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浓厚氛围,促使中职德育学科的评价改革真正落到实处,产生效应。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基于“互联网+”的中职德育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