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良好,但是由于部分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人生观不清晰,影响了德育教学的效果。通过分析现阶段中职德育教学的现状,并对信息化时代下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策略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0-0176-02
德育是中职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强化中职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他们后续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职学校,需要重视德育的重要性。目前,各个中职学校已经开始推行德育,但是德育教学成效并不理想,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更是对德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提高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
一、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各个高等院校都在扩招,这无疑进一步影响了中职学校的招生质量,各个中职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由于录取门槛不高,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生源质量还有待提升。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的中职学生存在不良行为,如抽烟、喝酒、早恋、奇装异服、不爱护公共财产、不尊敬师长等现象,这都需要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
(二)心理障碍较为常见
中职校的学生往往伴随着中考考试的失利,加上亲朋好友及社会的舆论压力,他们的自信心严重受挫、自卑心严重、自暴自弃、甚至是破罐子破摔,厌学情绪严重。目前,中职校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同时有相当数量的中职校学生家庭背景较为复杂,如单亲家庭,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三)课堂话语权改变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整个课堂都是由教师来控制的,学生只是单一的信息接收者,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在信息化时代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两者之间信息传递的身份差别日益缩小,任何一名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传递者,教师也可以成为信息的接收者。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话语权,教师不再享有绝对的权威,这也为德育教学课堂带来了新的问题。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借助互联网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中职德育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利用网络查询德育的成果,观看名校的幕课课程,德育教学的竞争力更大。可以说,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权威性,想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德育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信息化时代,中职德育课教师必须要注意谨言慎行,要知道,自己不当的语言引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此外,为了保证德育课程的教学时效,德育教师需要开发新的教学资源,摒弃错误的教学理论。目前,在新媒体的推进下,各类新型热点事件不断出现,中职德育教师要把握好课堂话语权,需要甄选有代表性的舆论焦点,这对教师的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新版的德育课内容已经改革,对于所有教师(包括专职德育教师)来说都是新内容。德育课授课内容要以国家颁布的大纲为依据,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生活、哲学与人生等内容的教育。除此外,在课堂中还要增加心理教育、时事教育、职业实践教育、爱国爱校爱家教育、预防毒品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等。
二、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策略
(一)对德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重构
信息化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让人们拥有了新的思维方式,包括合作思想、互联思想等。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需要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资源,这是激活德育课堂的源头,也可以让中职德育教学保持源源不竭的活力。此外,还可以借鉴德育教学联合自媒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微信、QQ等,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德育指导,改变传统中职德育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实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局限在教室这个狭隘的教学空间中,要保证中职德育课堂的教学质量,需要打通课堂与社会系统之间的联系,利用主题班会、志愿者活动、实习等活动作为载体,将课堂内外联系起来,发挥德育教学的合力,延伸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德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素质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要提升中职德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先要从自己着手,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加强学习,锻炼自身的专业素质。在目前的信息化背景下,教师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来改善教学质量。中职德育教师需要定期在网络上查找德育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涵与教学理论,把握好课堂细节的处理,提高德育教学的综合质量与教学效率。
(三)德育课堂要依法从教
在信息化时代,每个人都是话语的发布者,每个人都需要做到谨言慎行。在中职学校中,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有一些不同,教师对德育教材中的观点、概念与术语,必须要准确、规范地表达出来,不得出现似是而非的理论。此外,教师还要发挥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德育课教师还要加强对《教师法》《教育法》等相关法律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依法从教。
(四)构建师生共同体
不仅仅是德育教学,任何一门学科都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的,在网络时代,出现了大量的新知识、新语言,德育教师需要加强学习,避免出现“闻所未闻”的问题,对网络中的舆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为网络上的消极思维所影响,让德育课堂更加贴近实际,发挥舆论的正向引导。作为学生,也需要不断努力学习,掌握网络最新动态,避免被其他学生孤立,跟上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步伐。
(五)应用协同合作教学模式
讨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不二法门,在传统育人模式下,中职德育课堂的讨论很少,即便有,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辅助,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象征性的进行讨论,时间少,很难得出科学的结论。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获取学习资源,自己来查找资料,展开讨论,为此,德育教师可以采用微課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来讨论问题,在分组时,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让小组成员负责相应的任务,让每一个小组进行竞争性学习,看哪个小组的讨论质量高,可以又快又好地得出讨论答案,采取该种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继而优化中职德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此外,德育教学应打破长久以来以笔试成绩“一锤定音”的做法,将单纯注重理论认知水平的考核转为注重知、情、意、行统一的综合素质考核。可采用多主体、多元化、全方位、全过程、动态化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以学生为本,帮助更多学生在德育课堂上找回自信,使他们在收获知识与经验的同时更收获成长的快乐。
三、结语
互联网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中职德育课堂也是如此。中职德育教师要积极应对信息化课堂的影响,改革传统教学思想,利用信息化教学的契机,构建出全新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创新课堂教学,解决中职德育课堂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木喜.中职校学生日常行为“6S”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省普宁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职教通讯,2014(16).
[2]蔺亚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学校教学的途径及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7(3).
[3]王惠鲤.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的对策: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后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4]徐峰,徐丽娜,任剑洪.江西省中职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2).
[5]黄绍西,梁亮,陈韦宏,等.广西中学(中职)共青团基层组织创新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浅析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