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利益的法律内容,一方面,体现了我国法律对人权的保障,顺应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同时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我国法律至高无上的特点。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的法学科以及国家司法考试的过程中,民法都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以此为研究背景对民法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民法精神的培养方法进行了科学的论述,以此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民法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民法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关 键 词] 民法教学;理念;民法精神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0-0138-01
目前我国高校法律专业的教學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民法都缺少科学的理解,就目前民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来说也没有明显的进步,民法作为最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利益的法律内容,是最值得学生研究和探讨的学科。新时期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于民法的教学不应该是单纯地灌输理论知识,应该在理解民法内容的基础上创新民法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科学的民法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民法的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民法精神对于未来科学地指导学生在工作中运用民法、发展民法以及开展基层的法律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新时期民法教学理念与民法精神的培养原则
(一)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原则
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于民法的理论内容和结构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因此,高等司法院校对于民法教学理念与民法精神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也要积极遵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原则,对于其教育理念的培养也随着其法律内容的不断完善,积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民法的理解和对民法的学习效率。民法具有其行业属性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科学地促进民法的教学理念与民法精神的培养,就要坚持和贯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原则。
(二)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的民法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相对忽视了其实践的应用价值,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随着法律结构的不断健全以及民法内容的不断创新,高等院校要重视民法教学理念的创新和完善以及学生民法精神的培养,要明确认识到民法实践的应用价值、民法精神的培养以及民法理论知识的灌输,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应用,只有在民法运用的实践中才能有效检验民法内容完善与否,以及其实际的教学质量。与此同时,通过和实践应用相结合,也可以针对实践应用情况来弥补当前教学理念中的不足。
二、民法教学理念与民法精神培养的发展途径
(一)创新多元化教学方式
对于我国传统的民法教学,大都维持在课堂上的理论灌输与案例分析阶段,单一化的民法一方面降低了学生对民法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民法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也无法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新时期要想进一步创新民法的教学理念,提高对民法精神的培养力度,首先就要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例如,由于民法是纯理论性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抽象性的文字概念不能使学生完全理解,在对民法理论知识的解读过程中可以积极利用目前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利用图片以及动画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民法的理解。除此之外,在课堂上可以分小组讨论案例,教师主要扮演评分和指导角色,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民法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探讨和交流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民法的理解,与此同时通过定期开展辩论赛,把学生分为被告方和诉讼方进行辩论,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民法精神,理解民法精神,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民法的运用。
(二)提高对民法教学理念和民法精神的认识
要想将民法教学理念更好地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将民法精神有效落实在法律实践中,就要从根本上提高对民法教学理念和民法精神的认识。对于学校而言,要积极根据法律体系和内容的变化来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树立明确指导和教育目标,才能有效促进教学理念的创新和完善,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民法中的重点内容作重点讲解,提高学生对于民法精神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也要积极深入对民法精神进行探究和了解,以及对目前的教学理念进行研究,只有在提高教师自身民法教学理念和民法精神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民法精神的认知。
综合上述,对目前我国民法教育理念和民法精神相关的探讨,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民法精神的理解,与此同时,使民法精神和当前的法律教育进行紧密的融合。本文针对民法教学的创新理念与民法精神的培养,提出了科学的发展对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民法精神培养的重视度,也可以更好地将民法知识贯彻落实于实践。民法教学理念的创新和完善以及民法的精神培养,对于法律体系的构建以及专业化法律人才的培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艾岩卿.关于民法教学的理念与民法精神的培养方法[J].南方论刊,2015(1).
[2]宁清同.民法教学与民法精神的培养[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9(4).
[3]李爽,郭越,朱启莉,等.法律信仰:法律人的精神诉求:兼论民法学教学方法改革[J].法制与经济,2009(20).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民法教学理念与民法精神培养方法之我见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