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预算法》的修订、颁布、实施,预算执行率再次成为讨论热点,2014年财政年终决算报表中,特别增加了部门决算量化评价表,里面就涉及了预算执行情况评价指标。部分高职院校一年要编制两套预算,一套财政预算,一套院内预算,这两套预算在编制时间、编制口径与预算科目使用上都存在着差异,这差异直接影响预算执行。由于财政预算过于笼统、粗放,并不能完全取代院内预算,因此,如何在财政预算的框架下编制院内预算,院内预算与财政预算如何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 键 词] 财政预算;院内预算;编制;差异
[中图分类号] DF4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1-0164-02
一般来说,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每年要编制两套预算,一套是财政预算,又称部门预算,是按照学院的行政级别,层层编制、上报,汇总到国家财政总预算;一套是院内预算,是按照学院内部各业务部门的下年度工作职责和工作计划的内容汇总而成的。
一、财政预算与院内预算的差异
(一)编制时间的差异
财政预算一般分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采用二上二下方式编制。其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一上要求在上年的9月完成,二上在11月底12月初完成,当年1月预下达,开完人大会后正式下达。院内预算一般一年只编报一次,时间安排在上年年底,当年1月份预下达,当年3月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后正式下达。
(二)编制口径的差异
编制财政预算的资金来源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和学院非税收入,而院内预算的资金来源除财政补助收入和非税收入外,还包括上年结余、银行贷款等资金。由于两套预算在资金来源上存在差异,造成两套预算的支出也存在差异。院内预算的总支出往往会大于财政预算的总支出。
(三)编制预算科目的差异
财政预算的支出预算科目是按照财政部下发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来编制的,是把高职院校汇总并入政府预算编报的,预算科目只核算至经济分类科目的款。而高职院校内部预算的支出预算科目主要是按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规定的会计科目结合《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学院实际情况来编制的,预算科目可以根据学院实际更细化。
二、财政预算与院内预算差异造成的影响
(一)增加编制工作量
两套预算,两个时间,增加了编制工作量。财政预算的数据来源是学院的业务部门,院内预算的数据来源同样也是学院的业务部门,这两套预算在两个时间点编制,也就意味着业务部门需要按各自时间点上报预算,增加了业务部门的工作量,也增加了财务处汇总数据的工作量。
(二)影响财政预算执行率的原因
1.资金来源不一致造成的预算执行偏差
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收入的界定,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院内预算与财政预算计入收入的内容是一致的。但计入支出的内容就不同,按收付实现制,无论资金来源如何,当年形成的资金流出都应作为支出,如用银行贷款、上年非税收入结余资金形成的资金流出都应作为当期支出,支出涵盖范围大于收入。财政预算执行是依托院内预算执行,而院内预算的执行是建立在多种资金来源的基础上。当一项支出无法明确区分具体的资金来源,并在核算上有所区分,那势必会造成财政预算执行产生偏离。
2.院内预算调整造成的财政预算执行偏差
在教代会通过前,院内预算都有可能出现根据实际调整的情况,而此时财政预算二上已经上报,无法再进行修改,若院内预算进行修改,会造成与财政预算不相符,从而与财政预决算不一致。
三、分别编制财政预算和院内预算的必要性
(一)从财政预算框架分析
财政预算的编制总体思路是以收定支,分收入和支出编制,两者相互对应,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编制支出预算。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财政预算收入仅有两项,一是财政拨款收入,二是纳入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即传统意义的非税收入。而这两块收入对处于发展的高校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当前,各高校为扩大办学规模提高质量、投资建设新校区、购置新设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缺口问题,多采用银行贷款、土地置换等多种筹资方式解决,而这些筹资方式所形成的资金流入与资金流出,均无法编入财政预算报表中。但这部分的支出又是学院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缺失这块支出的报表不是完整的报表。
(二)从财政预算科目角度分析
我国《预算法》明确提出,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分为类、款,并要求报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的预算草案应当细化。因此,编制财政预算时,按经济性质将预算支出细化至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等二级科目,对于某些无法确定性质的支出,或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无法找到对应科目的支出,高校采用通用的做法就是列支其他人员经费支出、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等兜底类的科目。财政预算科目的过于粗放、笼统,与当前各高校的预算管理是相违背的。各高校编制预算一般是由下至上编制的,即各业务部门根据其职责及年度计划编制本部门预算,财务处对各部门预算进行汇总、审核和上报。各业务部门在编制预算时,是按事来编,当这件事无法直接套用会计科目时,他们就会列入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兜底类科目。这种编制方式无法体现学院的战略发展方向,不利于学院长远发展。
四、财政预算与院内预算的衔接思路
(一)编制时间的衔接
1.调整院内预算编制的时间
财政预算二上二下,院内预算配合财政预算,在财政预算二上前,完成院內预算初稿,报院长审议,并按经院长审议通过的院内预算初稿编制财政预算二上报表。
2.规范院内预算调整的时间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关于高职院校预算编制的思考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0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