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梅
[摘 要] 科技的快速发展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许多便利,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能对每个物理现象都去做实验,信息技术在中高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从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创设教学新模式;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化抽象为具体,使物理形象化;进行实验演示,提高学生实验水平;注重研究过程,提高学生物理能力这五个方面,探讨信息技术在中高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中高职;物理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3-0156-02
快速发展的科技,让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普及到教育领域,它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手段。在中高职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并且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研究信息技术在中高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改变传统模式,创设教学新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在的学校教育模式已从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化教学模式进行了转变。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枯燥乏味,教师主要通过黑板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逐渐失去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物理课堂效率低下。如今,科技发展让信息技术进入物理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物理教学的新模式。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中,课堂主体是教师,并且教师是通过在黑板上板书进行授课,这种模式忽略了學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加大,又由于教学模式的单一,课堂学习枯燥乏味,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积极性低下,导致学生物理成绩无法提高。在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首先,能够改变教师用黑板进行教学的模式,减轻教师负担,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并且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信息技术能够为物理教学提供网络平台,丰富课堂知识,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时,教师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展示光的折射路径与方向,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所见到光的折射现象,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在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来教授教材内容,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观察力,而且为课堂教学素质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当然,,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多媒体准确而又快速地查找到与物理课程有关的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知识,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二、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少不了实验,通过对实验进行分析与推理才能得出相关的概念和公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联系生活进行教学。学生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性格、生活阅历、感知事物的能力都有所不同,教师要求所有学生在短时间内回想学过的旧知识,这是非常困难的,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呢?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不分空间与时间,将课堂上相关的内容及时地展示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便能熟练地使用旧知识去帮助新物理知识的猜测与推理。例如,在学习压力和压强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滑雪的图片,有两位运动员在辽阔的雪地上,一位运动员踩着滑雪板在雪地上运动,而另一名运动员的脚陷在雪地中,无法移动。教师展示完后,向学生抛出问题:“这两位运动员对于雪地的压力差不多,那为什么会出现一位运动员在自由滑行,另一位却身陷雪地的情况呢?”然后通过图片展示和提出的问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顺势导入课题。学生在这个情境中能够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要引入压强的概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为学生理解压强的原理做好铺垫。综上所述,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感官,与此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三、化抽象为具体,使物理形象化
职校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心智也有所发展,但总体来说还算不上成熟。首先,面对包含了很多抽象概念和公式的物理课程,学生学习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例如牛顿运动三定律、功的公式、机械守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安培定律等物理概念。对于这些抽象概念,如果教师只是根据书本给学生进行讲解,会使学生难以理解这些抽象概念,并且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其次,物理学作为一门需要实验的自然学科,在教学中建立概念或者验证规律,都需要让学生仔细观察物理现象,而有些物理现象在微观世界中产生是很难观察到的。
面对以上问题,教师可在中高职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借用多媒体将这些难点展示出来。通过多媒体演示,这些抽象物理概念和内容直观明了地展示在屏幕上,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物理原理。例如,在学习匀速圆周运动时,用多媒体展示南极附近通过慢速曝光得到的星空照片,体会地球的圆周运动,然后又让学生观看过山车运动的视频,让学生理解过山车的运动也属于圆周运动,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在学习摩擦力时,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弹簧小拉车在不同面上运动产生摩擦力的实验时,因为小拉车上的拉力表刻度很细小,学生无法看清,并且在课堂上也较难做到给每位学生配上一个小拉车,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便可以使用投影仪,教师将小拉车在不同材质的面上运动时,拉力表上显示的拉力的刻度投影展现给学生看。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物理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表现的效果,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在中高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1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