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刚
[摘 要] 在我国经济结构亟须转型的当下,一方面是用工企业招不到合格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是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堪忧。如何才能解决这种矛盾呢?从学校、政府、学生、企业四个层面进行策略探讨。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就业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3-0166-01
经过将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结构已经从资源消耗、廉价劳动力输送的粗放经营模式,转变为科技引领、万众创新的集约型经济。这就需要高素质、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投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但是,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了好多年,政府、社会、个人都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但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却一直不尽如人意。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国现在的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与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节!学校、政府、企业和学生本身缺少有效的沟通,没有一个为需求而培养人才的通道,导致了企业无人用,学生就不了业的局面。如何避免这种情况以提高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呢?
一、学校层面
(一)以市场为主导,科学设置专业
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教育在教学层次上和目标上是不一样的,普通高校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模式,但职业院校以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为目标。学校要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机制,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课程和招生人数。在专业设置上要打破传统布局,调整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让学生掌握以后能用得上、用得着的技能知识。
(二)强化实践技能,搭建服务平台
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没有实际操作经验,这是制约毕业生就业最严重问题。这就需要学校消除重理论、轻实操的观念,主动将学生推向实操一线,实现理论、实操和经验的高度统一。劳动力市场已经走向市场化和专业化,学校要积极顺应这一变化,提高就业服务能力。学校要做好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衔接和沟通工作,让双方都能完全了解对方的需求信息,做到人尽其才。学校也要培养学生的求职技巧,不管学生有多强的能力,如果不能用有效的方法表现出来,一切都是徒劳。所以学校要开展就业技巧培训课程,搭建更多的就业服务平台,积极建立供需双方的有效沟通和相互信任。
二、政府层面
(一)增加职业教育投入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但我国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却是比较落后的,对此,政府应该加大国民教育投入力度,让每个人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积极推进教育公平,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
(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经济任务是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城镇化建设,这些项目都可以带动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注入新活力。未来中国经济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新兴领域,如材料制造、电子智能、物联网、电子商务等领域,都可以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点,带动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现代服务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解决就业问题的能力。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支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打破垄断,消除壁垒,让更多的高附加值服务发展壮大并走出国门,为服务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以此增加服务业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能力。
(三)以创业带动就业
在经济下行的整体背景下,创业带动就业成了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捷径。首先,为了鼓励创新创业,要优化自主创业政策。政府要在工商税务等环节降低准入门槛,减少创业风险,免除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其次,引导毕业生科学的就业观念,让毕业生从基础做起,沉心静气地创业。还要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开展创业培训,想方设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三、毕业生自身层面
(一)掌握专业知识
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理论是技术人才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的基础。在校期间,学生一定要做好专业知识理论学习、技能训练,丰富阅历,开阔视野。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理论基础扎实了,才能对以后的技术训练提出有意义的指导。与实际操作相比,特别是职业教育初期,理论知识是基础的基础。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只有理论知识扎实了,学生的操作训练才能更加熟练,才能创新,才能走得更远。
(二)强化实践训练
只掌握理论知识,没有实际操作的实践,相当于空中楼阁,发展是不会深远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相辅相成,个人的才能才会增长,社会才能进步。只有用实践检验理论,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与优点,取长补短,不断进步。理论从实践中来,反过来又去指导实践。所以说,中职学校的学生一定要理论结合实践,求真务实,刻苦钻研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
对于中职毕业生而言,在就业之前,首先要有良好的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是自然进化的规律。尤其是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学生如果不顺应时代的潮流,迅速做出改变,最终将会被社会所抛弃。其次,就业后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管学生身处何地,,都要一直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这樣才能在将来的竞争中有一线生机。所以说,就业时不能好高骛远,要从基础工作做起。只有基层经验丰富了,将来才会走向高端的管理岗位。没有付出、没有辛劳,就没有硕果的回报。
四、企事业层面
用人单位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不要唯文凭论、唯权威论,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要与学校积极沟通,形成良好的互动,让学校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学校一起,共同努力搭建实习平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给学生创造更好的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现代社会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更为迫切。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学校要做好教育培训的工作,政府要搭建平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校时学生要掌握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用人单位要做好培训和再教育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结构转型才有希望!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策略探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1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