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洪 王珍 蒋晓娟 薛云红
[摘 要] 实行以二级学院为管理重心的教学管理体制,可以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职能,调动二级学院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在规范化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学管理创新的要求,规范化管理不等于僵化管理,积极鼓励二级学院以及广大教师在规范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关 键 词] 财经类院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规范;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020-02
一、教学规范与创新
从二十年来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效果而言,高校通过建立校、二级学院两级管理,,以二级学院为管理重心的教学管理体制,可以使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充分调动和发挥二级学院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建立竞争、约束机制,发挥二级学院的管理职能,实现教学运行规范化、教学秩序规范化、教学评价规范化、考试管理规范化、成绩管理规范化、教学档案管理规范化的目标,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推动学校发展。随着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广泛深入,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学生管理、研究中心等成为二级学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必须树立科学的、先进的、规范的教学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机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待遇和优化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在规范化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创新的要求,规范化管理不等于僵化管理,因此,在工作中要创新教学管理。二级学院教學管理工作要以规范化为基础,以规范化的制度设计,鼓励教师创新性地实施教学、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二、二级学院教学创新管理的主要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毕业论文、考试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规范和创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课程建设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核心,是教育目标的集中体现。课程建设必须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课程建设一方面要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要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升。在实际工作中,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社会实际、必须与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大学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由于人才培养方案是学生入学前就制定好的,面对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必然存在部分课程的设置不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现象,对此,应适时进行调整。
对财经院校相关专业课程调整和改革需要突出其应用性、适应性、创新性,真正培育出有创新能力、真才实学的高质量社会所需人才。如,数学类课程突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而不是纠结于公式运算;对英语类课程弱化全国英语四、六级功能,建议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大三年级实现双语教学,并注重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基本能力的培养。其次,在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中开设一些有利于高校提高学生素质、开发智慧、促进思维训练的课程,如逻辑学、思维学、艺术审美与鉴赏等课程,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创新和和思考。再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通过企业学院共同开发课程,缩短学生入职的适应期,从而推动用人单位踊跃来校招聘大学生。最后,鼓励学生参加教学实践,通过参加全国性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和“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科研创新活动转为实践类、全校性选修类
学分。
(二)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可以极大地提高和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迪他们提出问题,以及锻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法、导学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废除陈旧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大力倡导学生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同时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不盲从,不迷信,有主见,不固执。对已有的学说和权威的、流行的解释,不是简单地接受与信奉,而是持批判和怀疑态度,由质疑进而求异,从而另辟蹊径,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立新说。积极践行翻转课堂,将学习的决定权转移给学生,让学生转变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学习,在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翻转课堂模式与互动式、启发式、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都是为了使学习更加灵活、主动。
(三)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多样化改革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士学位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是考查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观测点,是帮助本科生所学课程的各个方面整合为一体的有效途径。具备一定科学研究能力是大学生必备能力之一,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规范要求可以加强对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引导和培养。它可以全方位检验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和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进行独立的探索、调查和专题性研究,同时能够与导师就其研究课题和相关内容进行比较深入广泛的交流。另外,可以使学生接受一次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基本过程训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得到综合训练、转化和提高。而且,它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求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掌握和运用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撰写一定水平的学术性、前沿性、应用性、创新性的毕业论文。
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达到训练的目的,就必须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多样化改革,鼓励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克服单一学术性论文的弊端,运用所学理论研究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侧重于应用研究,并结合实习单位和就业意向“真题真做”,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采用设计形式的论文、案例分析报告、企业调研报告、管理咨询报告、商业策划书、市场营销方案等替代毕业论文(设计),但应加强指导,规范格式和严格审核手续;各专业指导教师和各教学部应严把选题关。对全国性、国际性的科研项目,如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和课外学术科技大赛的作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等,都可以以项目成果替代毕业论文。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财经类院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规范创新思考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1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