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蔺莉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德育教育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发生巨大变化。基于此,以“互联网+”时代为中心,分析了其对职校德育教学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紧接着以徐州技师学院为例,就“互联网+”背景下职校德育教学的策略做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树立新的德育教学理念、采用新的德育教学模式、创建新的德育教学载体、培养新的德育教学队伍等。
[关 键 词] “互联网+”;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6-0186-02
网络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形态,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更使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网络完全绑定在一起。目前,可以说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任何活动都可与互联网紧密关联起来,实现重生与发展,职校教育包括德育教育自然也不例外。职校德育教学是德育的主要途径,在学生的道德意识、行为修养提升乃至综合素养发展中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一直以来,受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德育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影响了教育效果的实效性。对此,“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有着良好的纠正与提升价值。
一、“互联网+”时代给职校德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职业学校德育面临的机遇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职业教育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遇,特别是对于德育教学而言,更是如此。传统的德育教学中,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典型的有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低。一项针对徐州技师学院的德育教学调查显示,仅有13.2%的学生对德育课感兴趣,大部分学生对德育课不感兴趣。“互联网+”对此有着很好的纠正与引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能够转变德育教学理念
“互联网+”时代以互联网为核心,而互联网恰是开放、包容、创新、发展、和谐等理念的具体承担者,以此作为教育中的技术支撑,对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发展自然有着不错的效果。
2.能够丰富德育教学资源
互联网的资源以海量性、共享性而著称,并且,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互联网中的资源仍将继续增多,不少资源具有良好的德育价值,是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对教学活動的完善与深入开展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与价值。
3.能够创新德育教学载体
一直以来,课堂都是德育教学的主要阵地,但课堂受时间限制较为明显,“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更好地凸显网页载体的教学价值,此外,各种社交APP也成为“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工具。
(二)“互联网+”时代职校德育遭遇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职校德育而言,除了具有上述几点优势以外,同样也给职校德育教学带来不小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对职校德育教学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1.增加了学生沉迷网络的风险
网络具有虚拟性,能够吸引职业学校学生的内容有很多,如游戏、网文等,移动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以及智能终端的流行,让学生每天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网络,很多学生甚至在课堂学习中也离不开网络,看小说、听音乐、玩游戏的情形屡见不鲜,这给德育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尤其是目前,网络社交的便捷化,很多学生都会借助微信、陌陌等社交工具交友,这也变相地增加了学生潜在的安全风险。
2.加剧了学生思想退变的风险
德育教学不仅仅是道德教育的手段,同时也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工具,“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各种不同的思想都能够在学生群体中传播,造成了学生思想的混乱性,这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以及道德意识的生成都有着负面作用。
二、“互联网+”背景下职校德育教学的策略探究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是全面的,职业教育必须将教学活动与“互联网+”背景密切关联起来,才能实现职业教育教学自我发展与提升的目标,德育教学自然也不例外。“互联网+”对德育教学是一把双刃剑,教师需要从趋利避害的角度出发,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树立新的德育教学理念
一直以来,徐州技师学院德育教学模式都是遵循旧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而开展的,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比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垄断课堂的主动权,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又如,在教学内容上,教材内容占据核心地位,教材以外其他丰富的课程资源难以进入课程,限制了学生视野的拓展。对此,教师需要树立新的德育教学理念,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更要从以下三点出发,树立相应的德育理念。
1.树立主体式的德育教学理念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好地赋予了学生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自主学习而言,是很好的推动力。教师要顺应趋势,逐步将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让渡给学生,同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保驾护航。
2.树立开放式的德育教学理念
德育教学离不开丰富而生动的教学资源,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资源受限于教材载体与编排方式,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时效上都有很多的不足,教师要树立开放式的德育教学理念,在沿用旧有教材资源的基础上,以互联网为依托,发掘网络资源。
3.树立包容式的德育教学理念
个性化发展是德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无差别的教育,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个性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教师要利用好此一技术条件。
(二)采用新的德育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指教师在特定教育理念指导下,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的总和,在教学实践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为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不仅缺乏主动性,课堂教学的手段也较为单一,以单纯的知识灌输为主,既没有教学情景的建构,也缺乏教学氛围的营造。对此,“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新的德育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与机遇,教师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调查显示,情景模拟、理论联系实际等都是颇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育中,徐州技师学院的德育教师要利用好信息技术。比如,在教案的制作中,电子教案不仅易于修改,且播放起来极为方便,教师只需触摸鼠标便可以实现操纵教学流程的目标。又如,教学辅助手段的采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综合调用视频、音频、图像、文字等多种资源,可以有效地改变德育教学课堂枯燥性、单一性的问题与不足,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升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当然,“互联网+”时代德育教学的转变更体现在教学资源的丰富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德育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网络资源以海量性、即时性、共享性而著称,教师可以根据需要从网络世界中发掘教学活动所需的资源禀赋,这对于弥补当前德育教学中内容的僵化与不足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提高职校德育教学实效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1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