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发送到桌面 | 新课程征稿函下载 | 万方网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杂志下半年版面收稿中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物流安全领域中的实践探讨

2018-01-25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作者:梁钦
  [摘 要] 物品交换和流通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威胁因素,影响物流效率和质量。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这一情况得到了改善。简要介绍了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以及物流安全的概念,并就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物流安全领域的应用方式和改进进行了分析。
  [关 键 词] RFID技术;物联网;物流安全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6-0022-01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和壮大,物流的安全性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现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对物流安全领域的管理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物联网与物流安全
  (一)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将任一物体与互联网相连,进行信息的交换、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RFID是核心技术之一。该技术的全称为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同时随着电子代码技术的推出,其与RFID技术相结合,已经可以实现为物品提供唯一的可识别标签,将物品的全部信息存储在标签之中,当物品通过识别区域时,进行及时的读取[1]。
  (二)物流安全的概念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對不同的物品进行交换和处理,这个过程包括物品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配送等全过程。物品流通的过程十分复杂,且存在许多破坏性的因素和事件,影响物流的安全。在物品的运输过程中,基于轮船、飞机、汽车等不同的运输形式,会发生安全事故,尤其在汽运过程中,非正常行驶、超载运输是最主要的安全威胁。在物品仓储过程中,存在物品变质、损伤或者遭遇偷盗丢失的情况。而在物品的包装、加工、配送的过程中,物品的外观、位置等均会发生变化。物流的全过程就是实体物品交换与信息交换流通的过程。因此,借助物联网技术对其进行安全管理是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物流安全领域的运用
  (一)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物流安全领域的实践探究
  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物流安全领域方面的应用形式,就是采取射频识别技术对物品进行标记,标记的物品包括原材料、构件、成品等多种形式,在电子标签中记载物品的属性、数量、用途等关键性的可识别特征,使人们可以不用直接接触物品,就可以直接对物品的信息进行实时的读取和追踪。同时,结合了产品电子代码信息技术的物品标记,使每一个物品拥有唯一可识别编码。基于此方法,它对物流的各个参与者提供安全管理协助,降低物流风险。首先,生产制造商利用物联网对生产加工的物品进行远程的动态追踪和信息获取。当发现物品存在技术缺点或遗漏时,可以及时对物品进行召回和更新。保障流通物品的生产质量,防止残次品流入市场。并且方便生产制造商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合理配置自身资源,进行及时有效的采购,将从过去的“以防万一”变成了“刚好适用”,“大量储备”变成了“精确保障”。其次,对于物品的运输和仓储而言,能够对物品进行及时的分类、配置,提升分拣速率,保障物品的运输和仓储安全。在进行运输前,运输方通过射频自动读取物品的信息并进行分类和运输路线的规划,并能够实现物品的自动通关和运输路线的跟踪管理。当物品在运输途中发生问题时,也可以对信息进行实时的读取、精准定位,进行损失补救。同时,可以根据物品的运输安全等级进行特殊处理,例如,在物品运输中包括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对运输环境的湿度、温度等有明确的要求,此时就可以利用物联网的可识别信息,配合运输工具内的传感装置进行状态调控和检测,防止运输过程发生爆炸的危险。在仓储时,物品发生出入库时,可对物品内的信息进行读取和写入,记录物品的变动情况[2]。降低因为人为管理疏失而产生的物品丢失,提升仓储物品的盘点和货物存储能力。最后,物品销售方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货物管理,减少库存积压,实现最低安全库存量,,并监控物品所处位置。以超市为例,通过RFID技术,可以对单一商品进行识别,明确其在货架上的位置、流动情况,可以有效防盗,避免销售损失。
  (二)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物流安全领域应用的实践改进分析
  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物流安全领域的应用大幅度提升了物流的流转效率和质量,基本上实现了安全的物流管理。但是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仍存在大量的问题需要改进。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RFID的信息安全性问题。有许多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个人对电子标签进行非法跟踪和盗取,并存在间谍、黑客入侵的可能性。在此方面,可以通过终止标签读取指令或信息加密指令来防止未授权人员进行非法读取。并进一步优化互联网的安全性,建立加密信道。与此同时,RFID标签在读取时,容易受到外界频段的干扰,导致标签内的信息难以被读取或写入。因此需要从射频识别技术的抗干扰性能的提升入手,增加识读器的稳定性。
  总之,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促进了物流领域的发展,尤其是提升了物流的安全性能,使物品可以实现从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的全过程管理,降低了不同因素对物品流动安全性的影响。现阶段物联网技术仍存在安全漏洞,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良。
  参考文献:
  [1]李汉挺.物联网趋势下射频识别技术的探讨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1):193-195.
  [2]杜宏.RFID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物流科技,2017,40(1):71-73.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物流安全领域中的实践探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11516.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3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2年41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6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5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4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13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主办期刊现代职业教育杂
  • 《新课程》《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字数和出刊时
  • 首届“丹青少年中国书画大赛”延期通知
  • 山西省教育厅行政许可(审批)制度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上旬中旬下旬安排方向
  • 新课程杂志论文借鉴率要求
  • 《新课程学习》是省级期刊还是?知网收录吗?
  • 现代职业教育期刊简介投稿须知

最新文章

  • 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与人文化建设
  •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创新服务延伸探索
  •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 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研
  • 图书资料如何做好动态管理
  • 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的意义与有效措施
  • 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初探
  •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存的必要性初探
  • 职业技术学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工作探析
  • 论如何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 浅谈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定格动画电影的材料应用形态研究
  • 柏格森时间观念认识论意义及其对意识流小说影
  • 新时代下博物馆展览延伸探究
  • 网络信息如何在图书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路径探析
  • 论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 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万方网论文检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5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征稿进度
  • 投稿须知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